• 联系电话:029-87815713
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海外赤子贾文山:中国的声音需要被世界听到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81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6日 09:05:11

    编者按:陕西译协走出多名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任我会常务理事的贾文山就是这群精英分子的中的一员。新年到来之际,我们把2月6日《法治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分享,从中领略陕西译协建会35年来的光荣传统。

海外赤子贾文山:中国的声音需要被世界听到

2015年02月06日 11:46   来源:法治周刊 

  

    贾文山,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 (Orange, CA, USA)终身教授。1980年夏末,贾文山,这位秦巴山大山里的乡村教师,正在基层中学任教的农家小伙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或许根本未曾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在未来的30年里,从中国平利的黄洋河畔,跨越世界两大洋的阻隔,远涉西半球的美洲大陆,经历如此多样而又精彩的转变。(记者 王开成)

    贾文山(上图左),2000年获美国麻州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在跨文化沟通和传播理论与方法领域有较高的影响力,他的多部著作获得学术成果奖并被广泛引用,其本人被评为美国国家传播学会优秀博士生和杰出教授,受到多家中美媒体的采访和专访;贾文山的三本英文著作均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杰出学术著作荣誉,同时被全球几百家学术图书馆包括美国长春藤大学图书馆收藏。(记者王开成) 
   
  贾文山,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大贵镇人,留美传播学博士,国际跨文化领域专家,高级访问学者。 
  贾文山,1985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任陕西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及青年译者委员会主任。1988年、1994年分别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和美国鲍林格林大学取得翻译学硕士和传播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美国麻省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 传播系终身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自2012年6月起),兼任国际跨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跨文化研究院《跨文化关系国际学刊》顾问编辑,星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亚洲传播学刊>> 编委, 清华大学《全球传媒评论》编委,并担任多家出版社及国际学术刊物审稿人;曾任杰普曼大学王---富来德金讲席教授, 杰普曼大学传播学系主任和杰普曼大学教授人事委员会主任,富布来特高级访问学者指导教授,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贾文山博士最近被推选为国际跨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 
  国际跨文化研究院是全球唯一高端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学术研究机构 (http://www.intercultural-academy.net/),总部现设在美国夏威夷。几乎同时,贾文山被美国最具学术权威的国家传播学会现任会长任命为该协会传播研究教育国际化全球化行动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常务理事。 
  ■黄洋河畔,放飞梦想的希冀 
  1961年农历6月,贾文山出生在大贵镇嘉峪寺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中。当时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尾期,随着四个弟弟的相继出生,家里人口多,负担重,要维持一家人的温饱谈何容易。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作为长子的贾文山从小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难,他特别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他一边在走读生活中展开自己的求学之路,一边利用课余时间照看弟弟;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他的勤奋懂事赢得了左邻右舍的交口称赞。家里盖第一幢房子的时候,需要的石头都是他和父亲从河边背回来的。农忙时,生产队栽秧,他挣得工分和生产队里的壮劳力是一样的。凭着奋发图强的精神,他考上了大贵中学首届高中,成为当时公社里屈指可数的几个高中生之一。 
  贾文山在高中期间学习踏实刻苦,上进心强,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自从第一次接触到英语,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原来外国的语言这么有趣!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己执着而坚定的英语学习之路,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持之以恒的。当时南京大学早晚都有英语广播节目,父母亲为了支持他学习英语,硬是省吃俭用的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可想而知,在计划经济时期的70年代,收音机绝对是“奢侈品”。当时,全县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为补充新鲜血液,县上专门成立教师培训班,从高中挑选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1978年,品学兼优的贾文山参加了平利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英语培训班。集中学习三个月之后,他成为大贵中学一名英语教师,在当时也算是端上了让人羡慕“金饭碗”,但贾文山并没有安于现状。在大贵中学任教的那两年,他利用课余时间,一边钻研教学业务,一边借助收音机自学努力提高英语水平。 
  1980年,他和众多的同龄人一样,报名参加了第四届全国高考,当时只有3%的招生录取比例,贾文山以安康地区英语第一名的成绩被西安外国语学院录取。在校期间,他先后担任班长,学生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务;大学期间,品学兼优的他在全年级一百多学生中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荣获三好学生奖和陕西省大学生英语演讲辩论赛一等奖。1985年,大学生活结束了,很多同学选择了参加工作,但他的梦想之路还在继续,他又以应届毕业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西安外院的翻译学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他任西外研究生会主席,是全国首届青年翻译理论研讨会发起者之一,陕西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兼青年翻译委员会创始主任。他的翻译成果受到著名诗人兼北京工人出版社总编雷抒雁的欣赏,欣然出版了他的译作<<美国没有童年>>。三年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西北大学,并同时受聘兼任当时西安的一所民营大学培训部主任,高校的任职经历,为贾文山未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越重洋, 留学远赴美利坚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起飞,加速走向国际,和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和必要。有着留学西方背景的贾文山面对的挑战,正是中国要完成交流、溶合、影响这个过程所必然遇到的。如果说以前中国是和西方文化交流,那现在中国文化在走出国门后,是要溶合和影响西方文化,见证和担当着这一个重要的时代使命。 
  1992年8月,贾文山收到了来自于大洋彼岸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被美国俄亥俄州鲍林格林大学传播学专业录取。他即将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展开学习工作和生活,翻开人生崭新一页;与当时走出国门的大多海外留学生一样,怀揣梦想的他同样经历了洗碗打工的日子。在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里,贾文山不再只是考虑带着所学的知识回国,还是留在当地生活。此时此刻,他正思考着所面临的更大挑战和使命,陌生的国度,特殊的生活环境,一方面要坚守母体文化,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求学、人际关系、情感、文化差异这些问题。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下定决心不单学到西方的知识,更要深入了解美国本土文化。贾文山心中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他要利用自己的跨文化优势替中国打造国际性的大企业。通过吸收、溶合西方文化,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替自己、以及中国文化找到一个新位置,进而促使美国社会以及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1995年他硕士毕业,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在面对众多名校的抉择中,毅然选择了美国麻省大学,因为那里不仅有他倾心不已的全球著名的传播学研究群体和博士研究项目, 而且麻省又是美国的摇篮、高等教育和精英文化的中心;在麻省大学读博期间,贾文山荣获全美国优秀博士生称号,还荣获了麻省大学博士生专项研究基金。因此,贾文山得以在位于麻省东部剑桥市的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作在读博士生研究员;在哈佛大学及剑桥研究生活的两年极大充实了他的全球视野。他以乐观的态度,执着的进取心,渡过了孜孜不倦的求学生涯。在对美国文化获得深入的认识的同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传播理论、跨文化传播、全球传播、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管理、国际关系学、中美关系、中国媒体、比较文化、比较教育等多个学科与层面,发表论文、译文多篇,出版编译著作共六部;其中三部英文著作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杰出学术著作荣誉。在攻读博士期间,贾文山在美任教期间被美国移民局授予“杰出教授”称号,他的多部著作荣获学术成果奖并被广泛引用。2005年, 他荣获国际跨文化研究院杰出成就奖。世界猫网上图书馆显示,截止2011年8月, 他的著作被全世界近1000家图书馆收藏,包括誉满全球的美国长春藤大学图书馆。贾文山以自己出类拔萃的学识修养和专业精神,受到多家中美媒体的采访和专访。在异国他乡的知名学府和众多的国际同行中,再次证明了中国人的优秀与卓越。 
  ■根在华夏, 海外赤子中国心 
  贾文山在国际跨文化沟通和传播理论与方法领域有很高的影响力,应邀在多家中美著名学府和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与学术讲座,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欧亚经济论坛等。他也受邀为国家多个相关部委提供相关策划建言. 2006年6月27日, 贾文山受邀为安康市行政学院市直副处级干部培训班做了题为 “中国全球化和全球中国化”的学术报告,他谈吐儒雅,引经据典,尽显知名学者的素养风范与豁达睿智。 
  贾文山认为,中国的声音需要被世界听到,而中国政府当前也正努力通过媒体让全世界都听到中国的声音,跨文化传播学对内有助于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对外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强力推进器。贾文山结合自己丰富广泛的异国经历及见闻,列举了多国的独特文化机制并深刻剖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部分,包括语言能力(母语及外语)、异国文化知识、具体的跨文化沟通技巧等。他鼓励广大学子要培养创新意识,要不断学习和应用新词、新思路去吸收外来文化并推广本族文化。要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事件中的重要性.贾文山在对世界历史上的四次全球化浪潮进行概括性评述,从而进入对全球传播具体概念与内涵的厘清,继而对中国当代全球传播的主要策略进行历史性回顾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全球传播形象派和实力派的历史成因及各自优劣进行深入分析,并分析中国对应美国全球战略的得与失,最后提出全球跨文化传播理论的中国模式。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来自外界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在此期间,一方面是自己要进行心理调适,另一方面西方大国也应该经过一个心理调适。此外,在推动跨文化传播学科建设中,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思维僵化以及新学科审批制度机械化等问题。以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为例,全球所有跨国公司的成功率是50%,而中国的跨国公司成功率则仅为30%,远远落伍于国际平均水平。其中跨文化视角的缺失是最重要的原因,过去中国的国际教育以外语学习为主,并以测试为手段,缺少对文化与跨文化视角的全方位思考和培养。他衷心希望中国的外语教学界、新闻传播界和管理学界等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跨文化的视角,彰显跨文化传播学在中国的实用价值。 
  借用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沉”。从家乡的黄洋河畔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从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到国际跨文化知名学者,贾文山的人生经历了多样而又精彩的转变。在笔者看来,贾文山的经历无意告诉人们成功的标准化范式,而是能够给广大渴求成功正在努力奋斗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动力,一种来源于心智上的鼓舞与启迪。 
  最后,贾文山让笔者转告平利和安康的父老乡亲:“乡亲们对我的养育、祝福和期盼是我有所作为的重要动力,我继承了家乡人民坚韧不拔的平利精神,最重要的是我得益于平利这一地名的内涵价值和信仰,即“和平共处和谐相沫,有难同当有利共享”。与此同时,家乡地跨两省一市的地域位置赋予了我观察事务的多元视角,而这些恰恰是我作为一个平利人过去到现在直到将来一直坚守的,也正是当今世界最需要的。我不仅在中美和其它国家传播平利精神、价值和信仰,也希望新一代平利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和谐世界将这些优秀传统继承下去!”(周成斌)

Copyright © 2021-2024  陕西省翻译协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4900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