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29-87815713
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美国海伦•斯诺文学托管会主席谢丽尔•比绍夫来访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681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5日 09:08:56

    海伦•斯诺的侄女谢莉尔•毕绍夫(SherilBishoff)女士是美国海伦•斯诺文学托管会托管人。在她的努力之下,海伦•斯诺晚年的大量手稿、资料、物品被犹他州杨百翰大学图书馆特殊珍藏。作为海伦•斯诺文学托管人,谢莉尔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参加斯诺研讨会,出席国际友人纪念活动。
    2019年4月25日中午,已步入耋耄之年的谢莉尔在女儿Anya Anthony和外孙Blake Anthony的陪同下再次飞到西安,与多年的挚友安危相聚。
    在安危的陪同下,谢丽尔一行来到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参观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办公室和斯诺阅览室,出席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前主席马珂先生的新作《海伦•斯诺研究在中国》一书首发式。
    首发式在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会议室举行。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惠树成、马珂,主任胡宗锋,副主任袁西玲,秘书长陈娟,理事代表张占勤、孙静、王伯涛参加了首发式。
    参加首发式的嘉宾里还有一位见过海伦•斯诺的老者——西北大学英语系李天舒教授。李教授早年曾在延安外办任翻译,1978年海伦•斯诺重访延安时担任海伦•斯诺一行的地陪。李天舒教授与谢莉尔亲切交谈,回顾海伦当年访问延安的故事。
    首发式由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袁西玲主持,四位嘉宾用英文致辞并发言。
 
    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创始人安危先生致辞。
    1991年11月29日,海伦•斯诺为“陕西斯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的贺电中说:
    我很乐意担任你们这个研究中心的名誉顾问。在我有生之年,听到西安计划成立一个研究斯诺的中心——既研究我丈夫埃德加•斯诺,又研究我本人,感到非常高兴。我们两人同中国的西北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且自1936年和1937年起,这种关系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我希望你们能意识到,“斯诺传统”对新中国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联系。埃德加•斯诺在新中国和西方之间,尤其是在新中国和美国人民之间,架设了横跨太平洋的第一座桥梁。
我希望你们把美中友谊的火炬继续传承下去,到头来必有价值。
    马珂的新书《海伦•斯诺在中国的研究》全面介绍了我们在过去40年里,遵照海伦•斯诺以上的建议,所做的事情以及我们是如何做到的。福斯特家庭成员,特别是加瑟和谢莉尔•比绍夫,以及许多其他美国朋友,致力于实现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永远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不同政策,中美两国人民都很关心未来。但正如亨利•基辛格博士所说,“美中关系,已回不到从前那样了”。然而,我们都知道,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是官方外交关系的坚实基础。
我不认为大多数美国人民和政治家同意川普的观点。几天前,我看到一则新闻,是关于特朗普和前总统吉米•卡特之间的对话。
    卡特说,川普告诉他,他非常担心中国会“走在我们前面”。
    卡特说,美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因为美国想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卡特还指出,中国正在把资源投入高铁等项目,而不是国防开支。
    卡特说:“我认为我们已经浪费了3万亿美元。卡特指的是美国的军事开支。“中国在战争中没有浪费一分钱,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走在我们前面。几乎在每一个方面。”
    卡特补充说:“我认为,区别在于,如果3万亿美元用于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很有可能还剩下2万亿美元。我们将有高速铁路。我们的桥梁不会倒塌。我们的道路将得到很好的维护。我们的教育体系将和韩国或香港一样好。”
    这位前总统还表示,他知道特朗普担心中国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超级大国。卡特说,“我并不太担心那一刻的到来,但它让特朗普总统感到不安,我不知道为什么。”
    因此,我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它有着坚实的基础。我们两国人民仍然相互来往,相互信任。在这个世界上,筑起高墙的毕竟是个别领导者。但是,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却是建造桥梁的专家。
 
 
    谢丽尔讲话
    1987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城市到处是低矮的平房,我住的宾馆是俄罗斯建筑,房间昏暗。现在,中国有了巨变,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当我第一次来时,我准备给安危带礼物,我问他想要什么,安危说什么都行,我就心里有底了。现在,我来到中国,反倒不知道该带什么了,你们什么都有,中国发展得很快。
    我为马珂的新书出版感到高兴。安危和马珂一点一滴,坚持不懈地推进海伦研究,不仅仅是因为海伦的个人价值。海伦生于犹他州,她的祖先拥有拓荒精神,他们心怀信仰和梦想,从美国东部西迁到犹他州。人们好奇海伦为什么能做到那些事,又能在中国,尤其是在延安待那么久。海伦的曾祖父就是一位西迁的拓荒者,海伦出生时他还健在。海伦从曾祖父那里了解到家族历史,了解到摩门先驱们的历史以及他们创造的社会经济合作模式。海伦从家族史中汲取灵感。
    海伦曾说道,最重要的是,她很高兴她自己能成为一个榜样。所以我们去犹他州的学校,告诉学生们海伦的故事。当海伦来到中国,她也希望她的故事能够被中国学生们了解。海伦勤奋工作,为梦想坚持不懈,我认为,她在当今仍然是一个榜样。我相信,她对今天的首发式,对你们所做出的的努力一定会感到欣慰。
    我记得上次我来到西北大学是2016年,作为海伦的亲属,我参加了研讨会,受到西北大学校长的接见。
 
    Anya Anthony发言
    我的家庭很多成员都以母亲为榜样,跟随她参与讲座和会议,了解传播海伦故事。我为我的儿子Blake感到骄傲,他远离家乡,在中国学习了汉语。在与我母亲的多次来中国的旅行中,他逐渐了解了中国,了解了海伦。我的家人被母亲的付出所感染。
    我第一次见到海伦是在1978年,她在重访中国之前回到犹他州的家里,我当年刚刚高中毕业,那时她年事已高。让我惊奇的是,她那么大年纪,仍然影响着周围的人,影响着我的母亲,影响着太平洋两岸的几代人。她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我想海伦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我欣赏母亲,她常熬夜整理资料,写《架桥》一书,她为中美友谊作了很多事情。我知道今天她非常辛苦,我惊讶,她能坚持下来!
    非常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Blake Anthony发言
    大家好!首先要谢谢马珂。恭喜你今年出版的这本书。我第一次认识马珂时我12岁,那时我还不会说中文。我觉得马珂是一个特别好的人。我还有些对不起他。今天是马珂的重要日子,是他的Party。我很开心,这本书里面有我的照片。
 
    《海伦•斯诺研究在中国》作者马珂发言。
    尊敬的谢莉尔•毕绍夫女士,各位专家学者:
    对大家前来参加《海伦•斯诺研究在中国》一书的首发式,我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本来想说的话很多,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仅讲两层意思:
    一,谢莉尔女士不仅是我的老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她是海伦斯诺的侄女,也是海伦斯诺去世后的文学托管人,我认识她和安危先生应该在同一天,同一个地方,1987年7月在西安八办纪念馆。除了安危,我恐怕是陕西与她见面最多的人。她曾在2002年给我亲自颁发过“首届海伦斯诺新闻奖”。30多年来,应该说陕西的斯诺研究离不开她的支持,几乎所有重大活动她都专程来西安参加,读者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她的许多身影,这一次她能专程从美国飞来参加首发式,是对我的最高奖赏,要知道她今年已经85岁高龄,带着女儿和心爱的孙子,她对这项事业的执着让人感动。遗憾的是这本书还没有英文版,我决定在我有生之年努力完成英文版,让更多的英文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的海伦斯诺研究。
    二,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对我30多年所从事的海伦研究事业的全面总结,是对这段历史,中国的海伦斯诺研究历史真实记录。因为30多年来,我与安危先生组成“两人工作队”,安前马后的东西奔波,是许许多多纪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段历史真实记录下来,传给我们的后代,也算是我对这30年所从事的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有所交代。同时,我认为,这本在这个特殊时期出版,也预示着,无论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海伦家族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
 
    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主任胡宗锋教授总结发言。
    非常欢迎谢丽尔女士和家人来到我们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上大学时,阅读了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加入了陕西省翻译协会,我追随安危先生,了解到海伦•斯诺。现在,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落户到我们西北大学,这是一种荣誉。
    我仍然记得三年前,比绍夫女士来我校出席“两个斯诺的中国情结国际研讨会”的情景。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过,这是结束,也是开始。中美关系正处在低谷期,发生了错的事情,产生了障碍,但这正预示着新的开始。安危先生刚才说过,海伦•斯诺是位架桥人。80多年前,她率先架起了友谊之桥,这座桥将会延伸、拓宽。我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座桥将会更加稳固,惠及更多的人。
    习主席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个新的长征。众所周知,海伦•斯诺和埃德加•斯诺在其作品中记述过长征。当前,我们正步入新的长征,新长征不再是雪山和草地,而是丝绸之路的绵延。毋庸置疑,我们将面对许多挑战、艰难和障碍,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力,和如一家,我相信,我们就能够实现心中的梦想。
    让我仍然引用肯尼迪总统的话:“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1962年,肯尼迪总统就任,那年我刚出生。现在我要说,亲爱的美国朋友,不要问我们能为美国做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世界做什么。亲爱的美国朋友,不要问中国能为美国做什么,而要问美国能为中国做什么。让我们携手,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努力。
 
    首发式结束后,嘉宾们在“中美友谊碑”前合影留念。
    4月26日清晨,安危早早来到宾馆为谢丽尔送行。在去机场的路上,谢丽尔在车上为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留言。来中国之前,她的右手臂和手腕扭伤,至今还打着固定绷带。字迹看上去不那么流畅,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陕西省斯诺研究创始人安危的深情厚谊,对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年青一代的期望。
 
    To the Edgar and Helen Snow Studies Center, Xi’an, China 
    4/26/2019
    My thanks to An Wei and the Edgar & Helen Snow Studies Center. My family and I appreciate especially the hosting represented by Jennie and Stella and the leadership of Linda Yuan.
    I know Helen would be very pleased that her contribution and life story are now in the capable hands of the next generation—the Edgar and Helen Snow Studies Center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in Xi’an.
                  Thank you.
    SherilBishoff
    Anya M. Anthony
    Blake Anthony
 
    中国西安的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
    感谢安危,感谢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我和我的家人对斯诺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尤其感谢陈娟和黄文清来接送我们,感谢袁西玲组织这次活动。
    如今,弘扬和传颂海伦贡献和生平故事的火炬已被传递到西北大学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有作为的年轻一代,我想海伦对此一定会非常欣慰。
    非常感谢你们。
    谢丽尔•比绍夫
    恩雅•米切尔•安科雷
    布莱克•安科雷
 
    谢丽尔一行在西安停留的23小时紧张忙碌,她的步履已经艰难,但与老友重逢,她却微笑着承受着高强度的旅途劳顿,欣喜地看到陕西斯诺研究的新发展。
    《海伦•斯诺研究在中国》一书是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里程碑式的编年史,它记录了斯诺中心成立以来到落户西北大学的发展故事。薪火相传,陕西斯诺人将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26日,西安电视台、《三秦都市报》、西安网等媒体对首发式都进行了报道。
 
 

Copyright © 2021-2024  陕西省翻译协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4900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