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29-87815713
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海伦•福斯特•斯诺在中国的成就”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93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1日 09:52:52

  海伦·福斯特·斯诺的生平和传统简介

“海伦·福斯特·斯诺在中国的成就”

 (美)凯莉·安·朗恩
     翻译

    海伦·斯诺的个人潜质很早就显示出来,她在中国必定会成就一番事业。这一点,在她还没有踏上中国大地之前,就已经初露端倪。她的这种潜质,始于她面对艰难险阻时的那种勇气,源于她与生俱有的自信心,以及她十分聪明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她把个人的特质、美国人在创新方面非凡的自信心、与世界上各民族友好相处的乐观主义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她的世界观也反映了她的先辈以及千百万美国人的开拓精神 — 开拓未知的领域、开创美好的生活!

1931年夏,海伦23岁,正当年华,参加了一场国民服务考试后,获悉当时的中国,正是一个展现在她的面前且充满希望的地方。她在中国的经历,会使她成为一个成功记者和作家的必需条件;她于是毅然离开了她所熟悉的家乡犹他州的舒适生活,奔向一个前景未卜之地。只有了解了海伦做出这一勇敢决定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理解这勇敢的一步其意义是多么重大。此时,世界正处在广泛的日益严重的经济萧条之中,前途未卜。要跨过浩浩大海,海伦没有登上远航飞机,坐上舒适的包位,而是搭乘海轮,漂向蓝色的的海天,颠簸在漫长的太平洋航线上达几个星期之久。她孓然一身,形单影孤,没人照护,无人陪伴,更没有丈夫在身边呵护。像不少美国流行媒体所描述的那样,她所到之处,饥荒遍野,政局混乱,民不聊生,战乱不止。这年初秋,海伦终于到达她的目的地。她离开海轮,踏上码头,出现在她面前的是海滨城市上海。当时的上海颇为繁华。一辆敞蓬人力车,把她拉到了美国领事馆方向的礼查饭店。此时,西方人在上海享有治外法权。不久,她搬到一处街区,那里充满西方人生活的情调。抵达中国的最初几周,她过着和自己先前在国内时一样的奢华的生活,对此,她感到颇为高兴。她也同时给自己的生活寻找挑战,在外国租界地给自己找活干。后来,她又搬到冒水井路104号的华联公寓,为一家工业银行做私人秘书。

初到上海,她的冒险经历之一,就是离开舒适的租界到稍远的地方去做实地调查。在领地之外,她看到了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洪灾。1931年夏,大批的难民涌入城市,饥寒交迫。海伦发回国内报刊的文章,描写了她的所见所闻。“世界历史上的大水灾,饥荒遍地,瘟病流行,强盗出没,这片土地备受蹂躏,而政府官员们却在南京勾心斗角。”在她最初的文章中,已经表达了她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对30年代政治势力的不断理解。这一切清楚地表明,她不是一个旁观者,相反,她宁愿做一个力所能及的践行者。

这些早期的文章,发表在《盐湖城论坛报》和《盐湖城邮报》上,她以记者的视觉,描述了饥寒交迫的难民,炼狱般的社会场景,而这种人间地狱般的苦难,正是日本1932年前后进攻上海所造成的。这种灾难笼罩着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进程,直到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尽管海伦无法让读者相信这场灾难落在了普通中国人的头上,而没有波及租界内的外国人,然而她也不可能知道她自己是否会安然无恙。不过,她还是决定留下来,面对危险,绝不逃避,甚至亲赴战争前线。后来由于炮火连天,她才不得不半途而废。但是,她对中国政治局面的兴趣与关注,已经被激发起来了,促使她开始向读者介绍孙中山先生夫人宋庆龄、中国当代文学运动之父鲁迅。这些早期的交往,使得她和那些反映中国社会变革脉动的新生艺术家、作家建立了联系。与早期有影响的人士往来,为海伦在中国的岁月里以及后来的写作,提供了恒久的联系和交情。海伦的另一个人生之成功,是她与埃德加·斯诺的相见、相识,并得到了他的爱慕。埃德加是“密苏里人”,当时已小有名气,是个年轻有为的记者。她和他志趣相投,经过暂短的热恋,决定结婚,并相约在中国共同开拓人生事业。在新伙伴的指导和支持下,海伦迈出了勇气十足的一步。在共度蜜月的日子里,埃德加和海伦一同到了北京,当时叫北平,是中国古都和传统文化的中心。北平的意思就是“北方和平”。这正是在战乱不止、冲突四起的岁月里,人们对于永恒和平的期盼和渴望。

北平是一个学者和学生聚居之地,是汉学家的家园,是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居住之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居住在距紫禁城不远的西交民巷。在初到北京的日子里,海伦和埃德加就住在这里。身处这些外国精英圈子里,海伦表现得很活跃,她逐渐和一些很有影响的西方精英相识:埃文斯·卡尔逊上校就是其中之一。卡尔逊在二战中,把“工合”作为他率领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口号”。还有卡尔逊的妻子埃菲尔·柯芮;甲骨文研究学者卡尔·弗格及其夫人奥尔甘·朗,她写过不少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文章;还有美国建筑学家弗莱德;基督教牧师、古生物学家泰雅尔·夏尔丹。在那里,斯诺夫妇的生活入不付出,压力很大,于是19341月搬到海淀区,与很多著名大学为邻,一到那里,海伦又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她就读于燕京大学且在汉学上成绩斐然。她和大学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逐渐地站在中国学生的立场上,理解了中国的形势。正是在这里,她和她所接触的学生建立了持久的友谊,成为她特别有价值的财富。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和大学生,被称为“激进主义者”或“左派”知识分子,他们在重要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上,看法颇为尖锐、激进。斯诺夫妇的观点和这些学生一拍即合。在一二·九学生运动期间,他们的住所成了中国学生和外国人交流的中心。

1935年形成的学生运动,表达了那个时代日益明晰的一种思潮——变革的时代已经来到。海伦和埃德加参加到北京学生运动的行列,组织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政府对日本的妥协屈从。作为在北京的侨民团体,斯诺夫妇和其它外国人,很担心日本人在北京伤害学生。他们支持在校园里展开学生运动,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国民觉悟和爱国主义的表达,深信他们的朋友们的行动在正义一方。深受鼓舞的斯诺夫妇,支持这一运动,这就给国民政府把学生运动视为非法、定为反革命行动的当头一棒。海伦·斯诺发文抗议蒋介石政府的政策,支持她的学生朋友。由于海伦的努力,学生运动的领袖们更深切地认识到法西斯独裁在中国的危险性。

受中国学生运动的影响,海伦写下了不少颇具影响的文学作品,其中之一就是她写的长诗《古老的北京》。诗歌以悲伤的情绪,表达了由于日本的侵略,北平丧失了它的传统和特色,号召人们起来反抗压迫。这首诗一经发表,立刻受到学生的热颂。用诗歌评论时政,反映出海伦日益觉醒的政治觉悟,表达了她作为作家日益成熟的潜质。另外,她的作品聚焦学生运动,成为中国人和外国听众之间一个十分重要的通道。她经常用英文笔名尼姆·韦尔斯和汉文笔名“雪海伦”撰稿,称自己是一个政治热心人,她的文章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她一起行动。

海伦身处异国它乡、生活在她所爱慕的人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她又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海伦用她的生命,为苦难的中国大声疾呼,唤起人们奋斗。在她的一生中,尤其在中国的岁月里,这是她难能可贵、可圈可点的成就。她在学生运动中,和青年学生结下了可歌可泣的永恒的友谊。海伦持之以恒,对学生运动的献身精神,表明了她对个人价值的忠诚,而这种价值在她人生决断的时刻又是何等的重要!正是这种献身精神,使海伦成为无与伦比的海伦。没有这个基础,没有这种为了他人竭尽个人所能的献身精神,没有这种勇于为他人的福祉而主动献身的精神,海伦·斯诺就永远不会成就她今天在中国的“伟大的海伦·斯诺”,就不会冒着极大的危险于1937年到达共产党人执政的地方——延安。

当回顾她奇迹般的1937年的西安、延安之旅,人们不得不再次回首她采取行动时的历史背景,不得不再次理解她在完成这史诗般壮举时所面临的挑战。简装出发,离开北京,一路坐火车夜行到达西安,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计谋。到达西安,海伦面临着一个被军阀控制、实行军事管制的城市。此时,张学良将军的部队已撤离西安。西安被忠于蒋介石的部队和国民党政府控制。斯诺先于海伦进入共产党控制的西北地区。因此,国民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更加严格的措施,阻止记者把中共的消息带到外界。在西安期间,海伦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且收到命令,要她速返北平。

她坚持自己的目标,终于成为进入红区的第八个西方人、第二个西方女子。当时中国共产党前途未卜,有关他们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他们的政权有何特征,也无人知晓。人们普遍认为,海伦是那些敢于突破禁区的为数不多的西方记者之一,去了解那些在中国北方站住脚的人。然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她装扮成一名劳动妇女进入延安。

为此,她得首先“逃离”西安,然后悄悄进入延安。海伦把自己床上的被褥弄成一个人睡觉的样子,然后戴上一付墨镜,穿上宽大的裤子,装扮成男孩、身穿驼毛外衣,背上一个装上日用品的口袋。她计划好在晚上12:45从她住的房子窗户跳出去,有同伙在外面接应她。然后,她会被领到一户人家,在那里一直等到凌晨4点城门打开。但是,接她的人却一直没有到。海伦在无人发觉的情况下,独自悄悄地按时逃跑,完成了最初的大胆行动。在客栈外,她受到了巡警的盘问,她告诉他们,她是外国人,急着要回家。

海伦安全地坐上了一辆人力车,拉着她一路小跑穿过街道,最后和接她的人汇合在一起。帮助她出逃的美国商人菲奇,提前安排了一辆小车和司机,在那户人家等候,要把他们送出城外。海伦坐在车后,身上披着一条毯子,装着生病,称自己是牧师的儿子。海伦在菲奇的陪同下,行走在一条废弃的马路上,于430到达西安和延安之间的三原县。在这里,她生平第一次看到了“红星”。菲奇即刻返回西安,海伦孤身一人继续北上,踏上了去延安的旅程。

为了见到并采访中国的干部,妇女,儿童以及重要的领袖人物,包括朱德、周恩来、毛泽东,海伦不怕路途遥远,一路艰辛,最终到了共产党的根据地。这艰辛的旅程,一路引她走进遥远而危险的中国大西北,越过砍砢的台地,面临疾病的危胁;那儿卫生条件极差,食品严重短缺,文化差异的挑战十分严俊;要和这里讲不同方言的人交流,她仅有的语言能力远远不够,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她在红区延安长时间的生活,不仅是对她体力的考验,也是对她精神的磨练,而这一切,却会永不磨灭地改变了她的世界观。

海伦到达延安后所发生的事件,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在1937年春夏之间,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进行着艰难的谈判,协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计。77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到了8月,在海伦离开延安之前,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工作已经开始。海伦完成她的采访,从延安返回北京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投入抗日战争。

海伦在西北的五个月中,收集了不少故事,拍摄了很多照片,反映重要的中国领袖们的风貌,编写了他们经历胜利到达西北的艰苦的长征。这些令人注目的成就,也体现在埃德加的名著《西行漫记》之中,该书中的许多照片,采访记录,文章解释,都是海伦贡献的。海伦的《续西行漫记》,填补了很多个人的信息,这些人的生平经历,是那场内战造就的。海伦的书,揭示了革命者人性化的一面,详细叙述了很多真实的故事。她写了很多专题,涉及到婚姻,女性等,表达了一种对延安地区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她采访了不少杰出的领袖人物,收集了不少故事、记录了共产党高层精英人物的传奇人生。

由于身体状况日渐不佳,她在离开延安后,又艰难跋涉好几周,多次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的威胁,最后返回已被日本占领的北平。那时,中国的沿海地区,都已陷入战火之中。由于痢疾,过度劳累,她在德国人办的一所医院里检查治疗一段时间后,于193711月,又独自一人,收拾行装,离开北平前往上海,与先于她抵达那里的丈夫埃德加会合。

此时的上海,已经没有了她六年前看到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景象。那年秋天,被日军四面包围的上海,一片死气沉沉。海伦在麦德赫斯特公寓里住了下来。海伦在学生运动时的好朋友龚普生回忆道:那时候海伦的房子家徒四壁,唯有一台打字机,一把椅子和一张床。形势危急,她却孤身一人,埃德加常常到内地采访战争的进程。海伦努力完成《续西行漫记》的手稿,文稿传达了重要的经历和故事背景,她所拍摄的照片十分引人入胜,提供了普通战士、少年儿童,妇女和著名领袖的生活,而这一切,美国读者是难以目睹的。这些照片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共产党人民主性的错误认识。有300多张照片,是1937年在延安拍摄的,早于二战中延安遭受轰炸的年代。这些照片曾先后在纽约、西安的览展上展出过,在书籍、报刊杂志上也发表过,例如:珍娜编辑的《1937-1987历史照片集》、毕绍夫编辑出版的双语图集《架桥》、杨伯翰大学2001年校刊等。

她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就,始于1940年她离上海回国以前。1937年海伦·斯诺就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工业生产合作社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模式,鼓励在社会结构方面发生变革。她希望通过努力,重建中国的战时工业结构,为难民提供食品,居所和工作岗位。海伦为此大声疾呼,尽管开头她所面临的都是怀疑的目光。最终,一些领袖人物,还有路易·艾黎和埃德加,都接受了她的观点。193843《中国工合促进委员会》在上海开会,海伦着手推动工合运动。“工合”来源于路易·艾黎在电报上的地址。中国汉字“工合”的意思是“一起干”,表示各阶层怀着合作协同的精神共同工作,已经逐步形成一种国际共识。海伦以西方人和中国人双重身份,努力实践这一思想。斯诺夫妇成了非官方的外交官,用自己作家的声望,推动其发展,公开其项目,为“工合”争取经济支援。海伦对此乐此不疲,无论在菲律宾,还是回到美国以后很长一段期间,她都为工合奔走呼吁。

海伦写了很多文章,在《中国为民主奠基》(1940-1941)一书中,她力荐支持“工合”,她解释说,“工合”就是要促进工业合作——形成一支劳动大军,提高商品生产,保护开发自然资源,激发战后重建的热情。在克劳特夫妇的合作下,她在菲律宾筹集到25万美金,给共产党管辖下的工合以财政上的支援。她从中国妇女解放协会寻找支持,以监督基金的分配,和很多与“工合”有联系的人保持广泛的联系。

海伦虽然离开了亚洲,但没有停止为中国人民的事业而奔走努力,也没有停止促进两国人民友好的工作。回到祖国,她仍然忠诚如故,信仰更坚。她始终怀着满腔的热忱,支持着在北平和延安的岁月里认识的朋友们。在美国,她始终笔耕不止,书写着她在中国的经历,描述着她曾认识、敬慕的中国朋友。她写了很多关注中国的书:《当代中国妇女》(1967)《中国共产党人小传》(1972),以及最后写成的传记《我在中国的岁月》(1984)。

海伦在文学和人文领域成就斐然。最有意义的是她长期为之奋斗的构建跨文化的伟大友谊。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她在美国人民中哺育了一种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怀,美国把中国看成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中国,她也努力培植这样的观念——美国人民是友好的民族,真诚地乐于助人。多少年来,我们致力于联结两国人民的友谊,其意义非同一般,历历在目,世人有目共睹。中国的社会团体,长期以来认识到海伦·斯诺对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伟大贡献,举办图片展览,文学社团的奖励,博物馆所的交流,学校的互访,参加美国举办的研讨会,交流更加广泛。美国人民也感同身受,我们跨越漫长的旅途也如今天一样曾去中国参加这样跨文化的认同交流活动。海伦不朽的成就就是明证——她证明从过去的岁月到今天,我们中美人民一路风雨并肩、互相理解。今天来自中国的朋友们千里迢迢来参加研讨会,带来了海伦的雕像,带来了对她的思念,带来了海伦精神。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塞达城的诞生,也纪念海伦的诞生,这里是她的诞生地,这表明人们对一位把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发展友谊的伟大事业的女性的重要认同。培育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精神不朽,海伦·斯诺一生的伟大实践就是证明。

Copyright © 2021-2024  陕西省翻译协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4900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