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29-87815713
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一次别开生面的架桥之旅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100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3日 09:57:19

------陕西“海伦桥”艺术团访美追记
 
    2014年10月2日,在全国人民欢度共和国65华诞的日子里,一个来自西安、延安、北京、苏州、运城16名翻译家、音乐家、书画家组成的陕西译协“海伦桥”艺术团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自己花钱,用自己的歌声、琴声和书画作品,搭建一座中美民间友好交往的桥梁。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架桥之旅。因为,由非职业歌手和艺术家进行的这次访问演出不仅在国内翻译界音乐界,而且在世界斯诺研究领域都是第一次。
 
南犹他大学:体验传统的中美友谊
 
    此次访问的第一站就是海伦·斯诺的出生地——南犹他赛达城。邀请和接待我们的是南犹他大学艺术学院。该学院几年前曾与湖北省合作创作了大型舞剧“海伦之梦”,随后与陕西翻译协会两次合作,主办了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海伦·斯诺翻译奖”竞赛,第一名选手获得该院给予的半年奖学金。同时接受了陕西翻译协会斯诺研究中心派出的第一名海伦·斯诺访问学者。从我们到达赛达城的那一刻起,这位来自西北大学的访问学者袁西玲副教授就为艺术团担起了义务翻译的重任。该院院长香娜女士,为此次演出做了精心的安排,她不仅指定来自中国的指挥系孙逊教授全权负责接待,而且邀请了主管副校长,图书馆馆长,赛达城市政府的议长等参与接待,还把16位中国客人分成五个小组,分别住在五个美国家庭,亲身体验美国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到达那天晚上,香娜院长自掏腰包,为大家买了票,欣赏犹他州交响乐团的专场音乐会,孙逊教授告诉我,她是用美国方式招待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
 
    根据主人的安排,我们先把行李放在会议室,每人都拿到了该院为这次演出印制的海报及未来三天的详细日程安排,等当天的访问结束后,再由五个家庭出人出车把大家接回各自家中。
 
    在香娜院长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院图书馆一楼,观看艺术团画家黄河及丈夫张建心去年为该馆创作的水墨画“康家沟”和肖像画“海伦·斯诺”,“康家沟”是海伦当年在延安采访过的地方,沟壑纵横,窑洞隐约。海伦画像根据海伦85岁生日所拍的照片临摹而成。艺术团团长马珂向香娜院长赠送了西安大雁塔石碑拓片“圣教序”,此拓片为唐高宗李治为中国最早的翻译家玄奘翻译佛经所撰写的“序言”,由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手书,寓意陕西翻译事业历史悠久,弥足珍贵。图书馆二楼是珍藏海伦·斯诺童年时期在赛达城留下珍贵照片的地方以及大批与中国有关的图书专柜,周围分别开辟了几个纪念展室,缅怀那些曾经为南犹他大学捐赠过或有特别贡献的人们,其中包括第一任犹他州州长。在结束了校园参观和“莎士比亚露天舞台”后,我们被告知,赛达城议长已在市政府等候多时,我们必须先去拜访市政府,午餐推后开始。
 
    赛达城市政府是一个两层小楼,门口竖立着该市最早一位市长的全身雕像,旗杆旁有一块很不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Cedar City Offices”。赶上周末,门前冷落车马稀,怎么也看不出这里就是赛达城最大的衙门。市政参议院院长Don Marchant先生早在门口恭候中国客人的到来。他身材魁梧,满面笑容,很有政治家的风度。站在门口,一手推开半扇门,一手把大家一一让进室内,并逐一和每个人握手致意。面对镜头,他幽默地问大家:“你们希望我严肃的、一本正经地介绍,还是随意一点随便说说?”一边问,一边站直身板,整理西服领带,装出一个政治家准备演讲的样子,一边放松身段,随意站在一边,像是与朋友聚会,侃侃而谈。他说自己作为海伦斯诺诞生地的市政府参议院院长感到非常自豪,“赛达城有一个市长和五个议员,都是兼职,不会每天来上班,但有几个城市管理者,由各方面专家组成,有律师、会计、财务总监等负责日常工作。每周在市政厅开一次例会,解决一些近期出现的问题,讨论社区文化生活,小到家庭宠物、社区绿化及修缮,大到道路安全,火灾隐患等。每次例会都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公众开放,接受市民投诉,回答市民关心的问题,有些问题当场解决,有些需要调查后才能答复。”陪同我们参观的孙逊教授用中文告诉大家,这个市政府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反映问题,总之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机构。画家张建心对记者说,还没有我们国内的村委会大,陕北民歌歌手文世龙说,议长先生和蔼可亲,很低调,没有一点架子,值得国内干部学习。面向大门摆着一排椅子,五个议员的名牌一字排开,  议长走到自己的牌子前坐下来说“这就是我的位子,我常在这里主持会议”,说着跟大家扮了个鬼脸,站起来假装“演讲”一番,大家争先恐后地站到他身后合影留念。
 
    笔者被分配在该院院长助理Clerisse和Jim夫妇家,丈夫开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两人虽然都60多岁,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孩子们都已成家独立门户,家中只有一条白色的小狗“Hally”与他们为伴。三天里,妻子每天7点起来为我们准备早餐,牛奶、培根、咖啡、水果、黄油煎鸡蛋,地道的美式早餐。Jim喜欢收藏各种汽车,车库里至少有四辆,除了每天开车送我们去集合地点,还特意开着他最得意的敞篷吉普越野车到周围兜风。夫妇二人在10公里外的山上有一座“夏宫”,每年夏天都去那里避暑。按照事先安排,我们艺术团16人第二天分乘五辆小车,到他的“夏宫”聚餐。山上秋色正浓,层林尽染,被称为“夏宫”的小木屋(Cabin)掩藏在密林之中,远山在蓝天下似乎并不遥远。进入小木屋,宛如来到一个童话世界,女宾们忙着帮助主人准备午饭,男宾们坐在户外的凉台上海阔天空,主人的大车从城里拉来各种食品、餐具、烤炉及座椅,现场用木炭烤鸡,自制啤酒,来自延安的歌手文世龙一边帮主人干活,一边用英语演唱陕北民歌,受他的感染,大家与主人手舞足蹈起来,歌声、笑声、尖叫声在密林中此起彼伏。也许是被周围的美景和其乐融融的气氛所感染,画家张建心和杨金亮早已在心里构思一幅草图,准备用他们的画笔把眼前的一切呈献给主人。第二天早上,当大家准备出发去大峡谷国家公园时,两位画家把他们精心创作的山水画展示给大家,画面中远山呼唤,就连若干年前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也历历在目,一座酷似小木屋的建筑掩隐在丛林中,诗情画意呼之欲出。杨金亮在现场接受随团记者的采访时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美国西部,住在美国老百姓家中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正是受到这种不同文化的感染给我们带来了灵感。”画家张建心说,“我非常喜欢那座小木屋,画中没有中国山林中的寺庙,但融入了部分美国元素,用这种方式表现美国风景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说明,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是没有国界的。”
 
    当天晚上,“海伦桥”艺术团的首场演出如期在南犹他大学艺术学院排练场拉开帷幕。
    排练场坐满了该校师生,适逢周末,许多在这里攻读的中国留学生也赶来捧场,接待艺术团的五个家庭早早就把全家成员组织到这里。拘于条件所限,笔者既是团长要致辞,又要用英语主持,还要亲自登台独唱,可谓拳打脚踢,使劲了浑身解数。艺术团16人来自四个不同城市,又是临时组建,出国前无法集中排练,演出水准很难把握。既然如此,我索性在致辞中实话实说:“我们的演出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准确地讲是聚会而不是商业演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我们的歌声、琴声和书画作品弘扬斯诺精神,促进中美友谊,架设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
    第一个走上舞台的是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副教授文世龙,这位出国前在CCTV各档综艺节目中频频亮相的青年人,依旧是中式红色大褂,袖口一圈翻上漏白,微黑的八字胡是他的风格标志,“一对对鸳鸯水上漂”唱得观众如痴如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让人热血沸腾,当唱到“热腾腾的油糕”时,观众自发的呼应他“艾海哎海眑”,台上台下欢歌笑语,说实话,他的“开门红”使得演出前的不自信荡然无存。
    紧随其后的是金磊的古琴独奏“渔舟唱晚”和康丽的长笛独奏“夕阳箫鼓”。穿插其间的是黄河女士的ppt微型讲座“中国面具艺术”和杨金亮的讲座“中国篆刻艺术”以及田达治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于他们的讲稿事前都翻译为英文,讲座时内容都打在屏幕上,美国观众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当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声乐副教授张建明与康丽合唱“浏阳河”时,我告诉观众,浏阳河是毛主席的母亲河,也是海伦七十年代重返中国采访过的地方,这首歌不仅在中国脍炙人口,也是海伦生前最喜欢的中国民歌之一。我国著名作曲家刘炽是1937年海伦在延安采访过的“红小鬼”,他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条大河”、“英雄赞歌”等作品被几代人传唱,“我们的朋友海伦·斯诺”是安危作词,刘炽于九十年代作曲的经典之作,当时只有陕西女歌唱家冯建雪演唱过一次。笔者在这次出国前反复排练,终于在海伦的故乡,在钢琴伴奏下,成功演唱了这首名曲,也是我第一次在舞台上表演独唱。“工合之歌”是刘炽先生早年为海伦·斯诺倡导的“工合运动”而创作的,由于种种原因,这首歌曲直到我们出国前两个月才被发现,经过刘炽先生的儿子刘欣欣翻译整理,终于在南犹他大学被唱响。我在报幕中戏称这首歌是“全球首唱”。“南泥湾”是海伦生前最喜欢的陕北民歌,作为这台晚会的压轴节目,全体艺术团成员走上舞台。倘若海伦天堂有知,在她去世17年后,在她的家乡,一批来自红色中国的崇拜者,再次唱响“南泥湾”时,一定会对中美友谊的薪火相传感到欣慰。
 
    告别南犹他的前一天晚上,所有客人和主人聚集在南犹他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Keith教授家里,再次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大家在Keith教授的指导下,切开一米长的“棍子”面包,加进牛排、果酱、芥末、沙拉酱、蔬菜、番茄汁,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佐料,然后张开大口,共进“最后的晚餐”。按照美国基督教的习惯,吃饭前必须祷告一番,笔者在Jim家吃了三个早餐,进餐前大家也是低头一分钟。不过今天是告别晚餐,Keith的祷告比平常复杂一些,团员中懂英文的不多,我便把祷告的内容大意翻给大家, “感谢上帝给我们带来大洋彼岸的朋友,与我们度过了丰富多彩的欢乐时光,我们全家能接待这么多中国人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感谢主赐给我们美味佳饶,阿门。”我在现场仔细算了一下,艺术团16人,Keith家5人,学校领导及亲友8人,将近30人,如在中国,任何普通家庭也不可能一次接待这么多客人,幸亏美国人吃饭招待客人没中国人那么复杂,只要提前把材料购置齐备,准备好餐具,客人自己动手制作,一手端盘子,一手拿刀叉,房前屋后,甚至坐在花园里的草坪上,各行其便。也许是吃得开心,凡是能唱歌的都情不自禁的引吭高歌,没有了羞涩、拘束和紧张,更不像在舞台上那么不自信,在我看来,比前一天的正式演出更精彩。
香娜院长在自发演出结束后,将一块事先制作的荣誉奖牌郑重地交到我手里,感谢我带领这样一个艺术团访问他们学院,上面用烫金字写着“授予海伦·福斯特·斯诺代表团团长马珂先生”。接过奖牌,我情绪有些激动,用中英两种语言道出了我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1949年前后,受冷战思维的影响,中美之间曾有过许多误解。几天来,我们住在五个不同的美国家庭,亲身体验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深深感受到美国人民对中人民的伟大友谊,这种友谊正是海伦精神的延续和创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好坏,影响着未来历史的走向。我最后只想让大家记住今天,记住我的一句话,‘如果哪一天,哪个政治家要在两国之间开战,我相信,在座的人都会大声说NO’”。
    夜幕降临,室内依然热火朝天,主人没有送客的意思,客人更是恋恋不舍。大家聚集在客厅里,围拢在钢琴旁,时而唱歌,时而交谈。孙逊教授的夫人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随丈夫来美国多年,终于可以和祖国亲人把手言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大家的欢呼中,她演奏了“梁祝”,钢琴伴奏的是来自延安的张建明和长笛演奏家康丽。没想到,“梁祝”才是“家庭晚会”的开始,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名曲“茉莉花”、“南泥湾”、“雁南飞”、“三十里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欢声笑语中,宾主走到一起,跳起陕北大秧歌,谁也没有注意到五个家庭的主人早已驾车来到门外,等候接回自己家的中国客人。时针定格在9:30,如果没有人主动提议,不知这场家庭晚会将持续多久。
 
    客厅里的载歌载舞丝毫没有影响Keith教授书房里的采访。面对随团记者的镜头,香娜院长侃侃而谈:“我们大学是海伦出生的地方,赛达城也是海伦小学初中读书的地方,更是海伦父母曾经任教的地方,如今海伦斯诺已经成为赛达城的一部分,我作为南犹他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有机会继续传承海伦的传统,在中美民间继续架桥工程,我感到非常自豪。这个事业需要年青一代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通过电视、网络和别人的嘴巴。我们将来要做的事情很多,现在已经接受了陕西译协派来的第一位海伦·斯诺访问学者,和陕西译协合作了两届“海伦·斯诺翻译奖”竞赛,我们也会派出我们的访问学者前往中国。“海伦桥”艺术团的到来给我们学院和社区带来了欢乐,你们送的礼物将在我们五个家庭永远悬挂和陈列,提醒大家永远记住这几天的非凡经历。”
    指挥系教授孙逊是该院教师中仅有的几个来自中国的主人之一,从前期相互联络到具体接待安排都是他在殚尽竭虑的辛勤努力,他对记者说:“我是这所大学的终身教授,来美国20多年,但我发现,由于媒体的误导,许多普通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甚至有许多误解。随之产生一个念头,把他们带到中国去,百闻不如一见,让他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去过的人几乎都成了中美友好的推动者和参与者。香娜院长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今年五月她访问西安时没有见到马珂团长。我们学院有海伦·斯诺的故事,有义务通过不懈努力,使海伦的名字在中美两国家喻户晓。”
    音乐系主任Keith教授也是这样一位推动者和志愿者,是他主动邀请大家在自己家里举行“最后的晚餐”和“家庭晚会”,面对记者,他回忆起2008年自己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情景,“我第一次访华是作为合唱团指挥去的,到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当时就发现这是一个迷人的国度,既古老又现代。特别是在武汉,参与到大型舞剧“海伦之梦”的合作洽谈之中,亲身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特殊友谊,从此我个人感情上发生了变化,促进中美交流变成了自觉行动,我也把中国看做我的第二故乡。”说着,他指指自己的身体,“你们看,我是不是很胖,原来真的没这么胖,因为每次去中国都带我去吃很多中国的美味,所以,今天我也准备了很多美国佳肴招待你们,算是我的回报吧”。记者问他会说中文吗,他羞涩地说“一点点,我是教授,我爱中国,我爱西安。”
 
盐湖城:见证海伦家族矢志不渝的对华情结
 
    盐湖城是海伦成长并接受中学教育的地方,也是海伦家族后人至今居住的地方。按照事前约定,海伦最小的侄女Debra负责联系海伦的中学母校西部高中,海伦的侄孙女Krista小姐提前从休斯顿飞到盐湖城与我们汇合,然后陪同我们参加演出,参观杨伯翰大学和西部高中。
    Krista小姐2013年来西安参加陕西电视台主办的“重走斯诺之路”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徒步从西安走到延安,对海伦的情感渗透在血液之中。她本人就是一位业余歌手,去年在西安就多次到我的办公室学唱陕北民歌。为了这次“海伦桥”访美演出,她信心十足,当我们到达南犹他大学的第一天,就不断用手机给我发邮件,说她已经到达盐湖城,准备赶到南犹他大学参加演出。遗憾的是她突感身体不适并住进了医院,第二天又收到她的邮件说做了一个小手术。我回复她一定要安心静养,不要再操心演出安排。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坐卧不安,没有她,海伦家族的其他成员如何联系,如何演出,甚至接头地点都成了问题。
    谁知好事多磨,当我们抵达盐湖城的酒店时,Krista早已开着朋友的车在酒店迎候。原来她手术后静养两天,现在已无大碍,虽然错过了南犹他大学的演出,但从现在开始,一切按原计划执行。听了她的解释我如释重负,但仍然为她的身体担心。想到她去年在西安两次丢失护照,大学毕业又没有工作和收入,每次进餐馆都是我为她买单,虽然常为她的粗心大意而感慨,心里对这位年轻人却多了几分同情与怜悯。见面后才知道,她在休斯顿找到了一份收银工作,公司还是一个中国人开的。为了弘扬海伦精神,她特意请假飞到盐湖城接待我们,可见,她虽然无缘见到海伦·斯诺,但认准了海伦的传统,执意要把中美友谊传承下去。
    第二天上午,我们如期来到海伦的母校---西部高中。现任校长Parley B Jacobs 和指导教师Linda Hale女士亲自到门口迎接。校长介绍说,西部高中1920年建校,原来是犹他州立大学所在地,1890年就是这个样子,100多年过去了,校内设施不断现代化,但外貌始终如一。当年海伦从这里毕业后到犹他大学读书,大二第二学期辍学开始工作,后来去了中国。艺术团全体在Krista和Debra 的陪同下缓步走入第一座教室,教室门上贴着一张报纸大小的红纸,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欢迎来到海伦·斯诺夫人的母校---西部高中”,“高”字底下还封了口,显然是学中文的学生的“笔误”,可见学校为我们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Linda女士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由于声带做了手术,说话声音沙哑低沉,耳朵贴到她脸上才能辨别她的声音。
    我们首先来到一个学中文的班级。教室的墙壁上醒目的写着“请讲中文”的提示,正中挂着中国地图,一幅书本大小的剪纸“马”字提醒大家今年是马年,书架上,讲台上排满了筷子、灯笼、皮影、兵马俑等中国元素的实物纪念品。团员们分别走到同学中间,与他们用中文交谈,盐湖城电视台的摄像机就架在黑板前,记录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授课老师Emmy Luo告诉大家,这是学习中文难得的机会,鼓励大家不要紧张。有的同学还走到地图前指出北京、西安、黄河、长江的位置。当老师宣布,欢迎中国朋友唱歌时,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文世龙依然是穿着那身红色中式对襟,面对学生而站,讲了一句英语“East west, home is the best”,问大家中文怎么说,看到同学们没有反应,他让大家分组齐声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然后又是男生、女生分开说,看来文老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课堂上组织教学应该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受文老师的感染,Emmy Luo让同学们站队集合,用中文给客人们演唱一首他们刚刚学会的中国歌曲“春天在哪里”,她告诉我,为了这次访问,同学们已经准备了一个礼拜。
    走出教室,大家跟着Linda去参观艺术班、实习车间、大礼堂等学校设施,我作为团长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有了几天来在南犹他大学的经历,面对镜头我已不再紧张,“这是我们访美的第二站,三天来亲身感受到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西部高中是海伦的母校,也是中美友谊的见证,每次到盐湖城都会来这里缅怀海伦为中美友谊的丰功伟绩,我本人是第三次,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他们全部是业余艺术家,演出也是非职业的,不取任何报酬,目的就是用歌声和书画作品传承海伦精神,继续中美友谊的架桥工程。”
    当晚,在Krista和Debra的精心安排下,20多位海伦家族成员及他们的后代从四面八方赶到盐湖城市中心的一家酒店,满怀期盼地等待着来自中国的“海伦桥艺术团”。海伦最小的侄女Debra是一位真正的金发女郎,虽然年近六十,但永远笑容可掬,风韵犹存,说她是好莱坞影星恐怕也不过分。我不记得她访华多少次,但我至少与她见过四次面,这次见面也不例外,我们像老友重逢一样拥抱在一起。我知道她的美容生意很忙,特意抽出两天时间赶到这里,为我们联系演出场地、负责通知家族中的每个人、帮我们租车订餐,忙前忙后。Krista刚做了手术出院两天,就亲自驾车带我们东奔西跑,陪我们去商店购物,短短几个小时,就和我们每个人成了朋友。我知道,她心里有个信念,要想传承海伦的事业,就必须学好中文。为了今晚的演出,她特意穿上海伦生前穿过的一条长裙,用英文演唱了“我们的朋友,海伦·斯诺”。面对几十位海伦的后代(最小的只有两岁),文世龙、康丽、张建明等团员在掌声中多次返场,演唱海伦生前喜欢的中国民歌。没想到的是,八位海伦家族的青年人主动走上舞台,要求表演一个节目,我记不得他们演唱的曲目,但这种无伴奏合唱,三个声部,和声效果完全可以和专业合唱团媲美。后来,Krista告诉我,这首宗教歌曲叫“The Ozmond Christmas Medley”。演出结束前,负责安排我们此次访问的西安中桥旅行社 代表大家送给海伦家族一副书法作品以及写给海伦·斯诺文学托管会主席、海伦的大侄女谢莉尔·比绍夫的一封慰问信。八尺大的宣纸上赫然只写了两个大字“架桥”。我和Krista拽着宣纸的两边,用中英文同时说出一句话:“我们都是架桥人”。
    第二天中午,我们来到杨伯翰大学附近的“Cascade小学”,孩子们好像并不知道我们的来访,教室外的过道里挤满了背着书包的孩子,看到我们这些“外国面孔”与他们打招呼,都以友好的笑容回报。我们被安排与三年级中文班交流,教室里同样悬挂着许多中国元素。我在一位同学的课桌上发现一张一元的人民币黑白复印件,好奇地问任课老师,她说,我们今天早上的课程是辨认中国货币。孩子们随意坐在椅子上、课桌上、讲台上,有的干脆坐在地上,相互传球,传到谁手里,谁就说一句中文,但首先得自报家门和自己的学号。皮球在教室里扔来扔去,有时接不好掉在地上,一阵哄笑,一阵忙乱。有的说“我今天很开心,看到这么多中国人”,有的说“我想去中国”,还有一个情绪低落,面无表情“我昨晚没睡好,现在很累”,回答五花八门,显然没有准备。看到美国小学生如此上课,大家深有感触,与国内小学生“手背后,认真听讲,不许捣乱”的校规完全不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天真稚嫩的笑声终于让客人们不再矜持,大家放下手提包和挎包,纷纷走到孩子们中间,用简单中文与他们交流起来。延安一位小学音乐老师赵小霞和北京歌手康丽快步走到黑板前,带领孩子们唱起了中国儿歌“两只老虎”,然后用中文喊道“全体起立”,齐唱“假如你幸福就拍拍手”,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跟着节奏拍手、跺脚、扭腰、拍肩,歌声、尖叫声几乎要把教室引爆了。我不假思索的告诉大家,“他们中可能就会出现未来的美国总统。”
    杨伯翰大学是全美最大的教会大学。海伦1997年去世后,把她的全部手稿、文献资料包括部分实物无偿捐给了这里,包括中国政府1991年颁发给她的“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证书与奖杯。2000年10月,第一次“海伦·斯诺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在这里举行,学校为此建立了“海伦·斯诺文献珍藏馆”,许多珍贵的文献和影像资料不仅保存在这里,而且采用先进的保护手段永久收藏,可供全世界的研究者检索查阅。杨伯翰( BYU)与摩门教的密切关系意味着BYU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环境,让学生感觉安全和舒服,神圣感在BYU弥漫,在这里,信仰和学术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走在美丽的校园中,看不到吸烟,看不到吵闹,人人外表整洁、穿着谦逊、言谈举止得体。远处的山腰上一个巨大的白色大写“Y”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负责接待我们的该校“外办主任”、中国问题专家埃里克·海尔教授正在上课,让我们先到“海伦·斯诺文献珍藏馆”参观。由于图书馆空间狭小,我们16人分为四个组,轻声轻脚地跟着馆长进入一排一排陈列架。有些东西就在书架上,有些大箱子放在陈列架的顶部,必须借助梯子才能取下来。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件实物就是海伦当年在延安戴在毛泽东头上拍照的八角帽,馆长笑着说,这可是原件,不是复制品,说着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接着他又打开一本相册,里面全是当年海伦在陕北采访时拍摄的历史照片,说实话,我从事斯诺研究二十年,有些照片也是第一次看到。在收藏馆的办公室,我们看到几位青年人正在电脑前忙碌着,工作台上摆满了烟盒大小的黑白老照片,低头仔细看,还都是海伦当年拍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正在把这些照片扫描处理,使之成为电子版永久保存。我给馆长建议,等这项工作完成后,可以办一个展览,到中美两国巡展。馆长点点头,“会的,会的。”
    下午四点半,海尔教授终于走出教室,和大家一一握手。我是他的老朋友,自然少不了紧紧拥抱。记不得我们见过多少次面,但我至今还记得1999年12月,我第一次到美国,和安危老师就住在他家的地下室里,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当年才13岁。十几年来,他每次来中国几乎都要来西安,每次都要和我及安老师见面。2000年,也是深秋十月,我和14名陕西海伦斯诺代表团到这里参加“海伦·斯诺国际研讨会”,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和丈夫张光就是这个代表团的成员。我们在校园合影时,他特意让我向刘力贞和张光问好,我答应回西安后一定转达。(没想到我回西安的一周之后,刘力贞溘然长逝。刘力贞是海伦1937年在延安采访过的烈士后代,当年只有8岁,去世前在陕西省人大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
    海尔教授不愧为中国问题专家,刚刚见面就承诺晚上请大家吃饭。研究中国问题使他练就了流利的汉语,让我们这些听了一路英语的同袍倍感亲切。知道大家吃不惯西餐,早就为我们预定了一家中式自助。我知道,美国没有公款消费,18个人每人10个美金就是180,还没包括他自己。中国人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他主动在餐桌上放了20美金。由于第二天一早就要飞往东岸,再没有机会表达我们的谢意,便临时提议就在餐馆搞一个简单仪式。好在海尔教授不是外人,民间交流不拘礼节,欣然同意。我首先把一本精装本的《安危文集》交给他,扉页上有安危的亲笔签名,这块“砖头”我从大洋彼岸背来,目的就是转达他的老朋友安危对他的问候。玄奘是中外交流的先驱和鼻祖,出国前特意到西安碑林买了一张原大的碑石拓片“玄奘负笈图”。当他接过这幅拓片,握着我的手说,“我去过西安多次,也见过这幅拓片,真的很珍贵,玄奘是搞翻译和对外交流的共同先祖。”
    回到酒店,大家意犹未尽,几位画家把他们带来的书画作品拿出来与他进行了艺术探讨和交流。他欣赏了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和篆刻艺术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也为中国的同行们介绍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告别时,海尔教授和大家一一拥抱,承诺下次去中国一定与大家再聚。
 
麦迪逊:我带去了黄玫瑰,还有中国的好消息
 
    麦迪逊是海伦1941年回国后直到1997年去世居住的地方,也是安危先生多次访问并在1985年讲学一年每个周末帮助海伦整理手稿文献资料的地方。这次访美出发前,我就为自己预定了纽约—纽黑文的往返火车票,打算利用团员们游览纽约的一天时间,专程去海伦的墓地凭吊。临行前就和雪莲女士约好,告诉她我的车次,让她到纽黑文车站接我。雪莲女士是海伦的邻居和生前挚友,曾在陕西师大任教多年,获得过陕西人民政府颁发的“三秦友谊奖”,有她陪同我既高兴又放心。
    谁知出租车把我送到一个错误的车站,让我错过了原来的列车,让她在车站多等了一个多小时。安危在我出国前叮嘱过我,海伦生前最喜欢黄玫瑰,便在纽约候车时买了一把刚刚到货的黄玫瑰,小心翼翼地揽在怀里,心想终于可以完成我多年的夙愿。当我走出车站,刚从扶梯上走下来,就看到坐在扶梯对面的雪莲连忙起身向我走来,一边拥抱我,一边安慰我说,“没关系,我多等一会,只要人安全就好,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完成你要在这里想做的一切。”
    阳光下的麦迪逊秋意盎然,铺满落叶的大道不断向远处延伸。雪莲73岁,可身体依然矫健,我和她见过不止三次,记忆中她与海伦在80年代有张在大西洋边的合影,当时她可能不到40岁,青春靓丽,笑容灿烂。她一边开车一边讲她离开陕西后的近况。我说,记得她在西安时可以讲中文,她说回来几年不讲,自然忘完了。还好麦迪逊是个小镇,不到半小时,我们就来到海伦生前居住的地方,只可惜,这座建于1785年的小木屋在海伦去世后就换了主人,外墙也被涂成了枣红色,周围看不到任何类似于“故居”的标志。我们把车停在小木屋旁的公路边,徒步绕着房子走了一圈,本想敲门进去采访一下,不料主人外出,虽然门上没有加锁,但我也不敢在这里“私闯民宅”,雪莲向我摊开双手,意思是“爱莫能助”。我说,“你是海伦的邻居,你的家在哪里?”她指了指远方,“开车还有五分钟。”原来美国的邻居和中国的邻居意思大不相同,在中国,邻居不是隔壁就是对门,在美国,住在一个镇上就都是邻居。“小木屋”的后面就是我们经常听安危提到的那个“玉米仓“,雪莲告诉我,埃德加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人民在我们一边,斯大林需要和平》、《苏维埃政权的格局》等四本著作,海伦也在这里从事写作,安危提到的几十个装满文献手稿的大箱子也是堆放在这里。可惜也被新主人涂成枣红色,记忆中的旧居形象荡然无存。站在木屋与玉米仓之间,我让雪莲用我的手机拍了一段视频,镜头前,我喃喃自语,“这就是这位伟大女性长期居住的地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这里看看,如果没有她,历史也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离开海伦故居,我们驱车来到麦迪逊小镇,寻找当年海伦经常光顾的“皇家复印社”。据说,海伦回国后,意识到她手中的采访记录和资料十分珍贵,便经常到这家打字复印社复印材料,久而久之,便和店主成了朋友,店主知道她靠社会救济生活,只收她成本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星转斗移,昔日的小门脸早已今非昔比。随着业务不断扩大,面积增加了四倍,打字、复印、扫描、装订、设计、广告,应有尽有。正在忙碌的几个年轻人以为来了客户,忙和我们笑脸相迎,雪莲解释说我们找老板有事,便直奔老板办公室而去。一位和雪莲年纪相仿的女士闻声出来,和雪莲握手拥抱,看得出她们是好久未见的老朋友。她就是当年这个店的老板娘Louis S. Weady。说起海伦·斯诺,老太太有些伤感,40年前她就认识海伦,知道她离了婚,没有孩子,一直独立生活,也没有汽车,当时来复印材料,总是雪莲开车接送,一来二去,大家都成了朋友。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不久前去世,现在只有自己支撑着这个印刷公司,店名一直没有改,还叫Royal Printing Service,但是十几个人参股,生意不是太好。要是她丈夫还健在,肯定可以获得许多海伦的轶闻旧事。
    眼看已经过了饭点,雪莲提议到她家里先吃点东西,顺便也让我看看她毗邻大西洋的居所,然后再去海伦的墓地。原来雪莲早有准备,当我在她的家里楼上楼下参观时,她已经制作了两个汉堡。看到窗外波光粼粼的海面,我建议在阳台上背对大西洋合影留念,谁知这里除了海风、海水和海鸥,连个人影也找不到。正打算放弃这个念头,一个老头驾车从这里经过,似乎看出我们的尴尬,便主动停车帮我们完成了心愿。
    海伦的墓地距离雪莲的家不过20分钟的路程,到达时大约下午四点。橘黄色的阳光洒满陵园,秋叶几乎覆盖了整个草坪。陵园南边有一个虚掩的铁栏门,周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辆车,没有一点声音。我们静静的把车停在一边,缓步走近,推开铁栏们,踏着落叶,向最北边走去。雪莲不仅是海伦弥留之际的陪伴着,也是海伦葬礼的见证者,对海伦墓的准确位置了然如胸。为了记录这次麦迪逊之行的高潮,我把手机交给雪莲,让她把我的凭吊拍摄下来。站在海伦的墓碑前,怀里抱着黄玫瑰,我笔直地站了很久很久,脑子里不时出现安危给我看过的海伦墓的照片,但怎么也没想到,真实的墓碑居然如此矮小,如此简朴。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差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世纪老人,居然就躺在这样一块人烟稀少的土地上,与她的生平和遭遇相比,我们这些活在21世纪的人还有什么不能舍弃。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自带了一块毛巾,蹲下身子,拂去墓碑上的尘土,特别把“Helen Foster Snow”几个字檫了又檫,黄玫瑰轻轻竖立在墓碑旁,然后起身退后两米,深深的鞠躬再鞠躬,嘴里默默的说着“我给你带来了黄玫瑰,还有来自中国的好消息。”面对雪莲的手机,我肃穆深情地说了如下的话:海伦走了,可她的精神永存,她点燃的中美友谊的火炬将世代相传。
    晚霞满天,夜幕即将拉开。当雪莲把我再次带到纽黑文车站时,我与她紧紧拥抱,感谢她推掉自己当天的安排,陪我走了那麽多地方。我知道,都是因为海伦,海伦做了一辈子的架桥工作,我和雪莲,还有安危,还有这次跟我一起来的中国朋友都在延续这座大桥,我坚信,这座桥将通向永久的未来。
 
堪萨斯:“海伦桥”艺术团访美的告别演出
 
    结束了纽约和华盛顿的游览,“海伦桥”艺术团在明州转机后飞抵堪萨斯,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斯诺国际研讨会”。堪萨斯是美国的一座很有趣的城市。如果把美国地图对折,正中间的城市正好就是堪萨斯,距离东西海岸几乎相同。因此,堪萨斯被誉为“美国的心脏”。无论从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的角度,还是依据它曾是昔日美国西部开拓历史的出发站这一事实,这一名称都是十分恰当的。堪萨斯城处于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两州交界处,同时属于两个州:这在美国是很少有的。从名称上判断,很多人会以为它应该属于堪萨斯州。事实上,堪萨斯城高楼林立,景点集中的地区,都在密苏里州境内。堪萨斯城一分为二:一个是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另一个是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此次我们访问的是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也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家乡。
    按照日程安排,我们将在堪萨斯有两场演出,都安排在“斯诺国际研讨会”开幕的前一天。我们早到的一整天,斯诺基金会为大家安排了纳尔逊博物馆和杜鲁门博物馆,刚好天不作美,小雨不停,中雨不断,索性给大家时间去商店“血拼”。当天晚上,艺术团的几位画家朋友应邀来到美国一个艺术之家访问,小提琴家Jeff,女高音歌唱家Joanna,以及他们的女儿Joy和女婿,都是热爱中国艺术的人,看到远道而来的中国同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大家不仅一同探讨艺术,还让我们鉴赏了他们收藏的古玩,品尝了家中的美酒,共同的爱好便有了共同的话题,不知不觉中时针指向午夜时分,双方互留联系方式,依依不舍。据黄河回来汇报说,这是一次让我们感触颇深、深入美国艺术家庭的有益探访。
    经斯诺基金会联系,我们的正式演出是和堪萨斯城华人社区乐乐合唱团同台献艺。地点选在UNION TEMPLE( 联合教堂)。现任斯诺基金会主席Mr.Robert Gamer、秘书长Nancy Hill、 北京大学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华教授等嘉宾出席。晚会依然由我英文主持。还记得海伦的侄孙女吗? Krista, 这个发誓要继承海伦精神的年轻姑娘,又从休斯顿飞来堪萨斯,一是参加研讨会,二是参加我们最后一场演出。她的再次出现给大家增添了不少自信。演出前,她和大家一样,一边化妆,一边跟着钢琴练习发声,她自豪地告诉我,她也是“海伦桥”艺术团的一员,她在这里代表中国,代表西安。她要用英文把那首“我们的朋友海伦·斯诺”唱给堪萨斯城的公民,唱给参加国际研讨会的代表。在文世龙、康丽、张建明、赵晓霞等演唱的精彩曲目之后,堪萨斯华人社区表演了古筝独奏和大合唱“阿诗玛”。当双方演员走上舞台谢幕时,Gamer先生激动地站到演员中间,代表斯诺基金会对大家表示感谢。画家杨金亮把现场创作的一首藏头诗泼墨在宣纸上,我和Gamer先生当面展开,只见上面写着:
斯世当同怀
诺唯因缘深
基厚楼山屹
金鼎铭真心
    我告诉Gamer 先生,四句诗,每句第一个字上下连读,就是“斯诺基金”,寓意斯诺精神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全场起立报以热烈掌声。画家张建心也写了一幅字,实际是杨金亮为斯诺基金会特制的一枚篆刻印章,上面只有四个大字“一诺千金”,Gamer先生展开宣纸,一脸茫然,我心里埋怨建心不提前告诉我,来不及细想,急中生智,脱口而出“One promise worth one thousand dollars ”, 大家的一片喝彩是对我即兴翻译的认同。
    Gamer主席对中美艺术家的展示活动予以高度评价,并对长期以来为中美文化艺术发展与交流给予大力支持的各界朋友表达真挚的谢意。他表示,中美文化的交流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今后还将邀请更多优秀的中美艺术家参加进来,并对张建心和杨金亮先生的捐赠作品颁发证书,与大家合影留念。演出结束后,堪萨斯与西安姐妹城协会会长胡静宜女士与黄河女士沟通中也表示“海伦桥”是一个很好的艺术交流平台,双方要利用好这个平台,为中美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次会议安排可能是美式风格,让我想起2000年在杨伯翰大学召开的“海伦·斯诺国际研讨会”,没有会标,没有彩旗鲜花,没有接待办,甚至连一张海报也没有,一切都很随意,更没有身份高低之分。北京马灿荣会长一行20多人下午4点半才到,一进大厅也不知道谁来接待他们,都站在大厅里等候。有人打电话询问谁来接待。袁西玲走过去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前台报上姓名直接办理入住。
    第二天上午,“第16届斯诺国际研讨会”如期在洲际大酒店顶层大厅举行。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副主席张西望专程从加拿大飞抵堪城,副秘书长袁西玲副教授从盐湖城赶来,加上自称代表陕西的Krista,我们就有四个正式代表参加这次盛会。会场内外没有任何会议标志,代表也没有胸牌,签到时给你胸前贴一个纸条,名字也是现场用签字笔涂写,开幕式会场昨晚还是餐厅,今天早上才把餐桌挪走,留下几排椅子。说是国际研讨会,其实就40多个人,除了北京20多个人和我们四个,其他都是斯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我心里琢磨,名称不如改为“中美斯诺研讨会”或者“北京西安堪萨斯研讨会”。琢磨归琢磨,作为客人还是客随主便,好在我们昨晚已经登台亮相,一切顺其自然,重要的是我们来了,我们也表演了,而且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开幕式9:30开始,由斯诺基金会副主席John Philips主持。发言的有5个人。首先是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马灿荣会长讲话,讲话挺长的,有个上了年纪的人站在旁边给他念英文稿。然后是密苏里大学校长讲话,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赵卫平讲话,基金会主席Gamer, 北大孙华教授讲话。12点的午餐是与刚刚夺取全国冠军的堪萨斯城橄榄球俱乐部的庆祝午宴同时举行。这几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欢呼胜利的疯狂中,受其影响,研讨会不得不从喜来登酒店改在洲际酒店。
    午餐后,大家乘坐两辆面包车在Gamer先生的带领下,来到斯诺家人的故居参观,谁知到了那一片民宅区,Gamer也不清楚哪一家是我们要参观的房屋。大家只好在一片房屋前各自留影。随后,代表们来到斯诺基金会办公“会址”,实际上是担任了18年基金会主席的戴蒙德先生的故居。去年11月他去世后,把故居的一部分交给基金会作为办公和展示区。楼下摆着一架黑色钢琴,楼上是即将担任主席的Nancy Hill的办公室,客厅、过道,甚至卧室外,墙壁挂满了戴蒙德的历史照片以及与中国有关的挂件、工艺品及中国山水画,书架上陈列的大部分图书都和中国有关,环顾四周,简直就是一座中美文化交流博物馆。
    17日上午,大会组织者在Kaufman会议中心举行了有关艺术管理的论坛,在座的大多数是堪萨斯城的华人代表、斯诺基金会成员、与中国事务相关的美国人。中美双方共有5位专家分别发言,天津音乐学院和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音乐学院回顾了他们近年来互派的访学项目成效;中国中小企业界2位女士发言;天津某个区的发改委代表介绍该区的发展招资情况。友研会给密苏里大学赠送了一个斯诺半身塑像。 下午在联合车站大楼内的堪萨斯城商会举行了三个环节的高端对话,内容涉及有关堪萨斯城近年来新建成的艺术建筑及其对社区的影响与作用,有关堪萨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密苏里大学校长、前州长、译员等出席。晚上,代表们欣赏了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专门为研讨会准备的音乐会。
    漫长的研讨会终于在18日晚落下帷幕。斯诺基金会为来自北京、西安的中国代表特别举行了欢送晚宴。餐桌上摆放着不同的中国元素的装饰品,基金会女性工作人员都穿着中国风格或图案的衣服。四天的研讨内容丰富,但的确使人疲劳,所有的演讲、表演、论坛、赠送礼品似乎都结束了,大家端着酒杯,四处寻找自由交谈的对象,气氛平静而温暖。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即将告别之际,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副主席张西望在副秘书长袁西玲的陪同下,走向前台,向各位展开一幅12米的书法长卷,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是他自己撰写的一篇纪念海伦斯诺的文章《震撼世界的光辉史章》,全文1200多字。担心美国人看不懂中文,出国前还请人翻成英文,赠送时把英文夹在画轴里。当斯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接过这幅从中国背了一路的特殊礼物,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行文至此,笔者不得不对张西望先生的这次美国之行多说几句。当他知道“海伦桥”艺术团访美的消息时,已经错过了大家到美国使馆团签的时间,好在他14年前参加过在杨伯翰大学举办的“海伦·斯诺国际研讨会”,终于在出发前拿到了赴美签证。临行前他告诉我,他先去加拿大多伦多看女儿,赶在15日到达堪萨斯城,参加第16届斯诺国际研讨会。为了这次旅行,张先生在家里做足了功课,他知道自己不懂外语,很难跟人交流,便为这次盛会精心创作了四幅书法作品,各自卷成一个个画轴,不远万里,从西安背到北京,再背到多伦多,最后风尘仆仆赶到堪萨斯城,完整参加了四天会议。每到一处,他都默默无言,几次酒会上,我看他站在一旁不和任何人交谈,既无奈又尴尬,便主动把他介绍给周围的美国朋友。听说他是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副主席,大家都和他热情握手,可他只会憨憨一笑。我鼓励他说话,我帮他翻译,他才简单从嘴里蹦出几个字。当他展示完自己的12米长卷,又从怀里掏出两张条幅,上面分别写着“斯诺精神光耀五洲永垂史册”和“厚德载物”,赠送给基金会和密苏里大学,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晚宴结束时,张西望副主席通过袁西玲的翻译,向所有代表发出邀请,邀请大家到西安、到延安参观。孙华教授、 斯诺基金会主席Gamer均表示,2016年的第17届斯诺国际研讨会可以考虑在北京和延安两地先后举行。
 
    长达16天的美国之行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16天的点点滴滴却久久地在我脑海里“视频回放”,仿佛看到一座实实在在的“海伦桥”在不断延伸,桥的东端分明写着四个大字“中国陕西”,西端写着“犹他和堪城”。

Copyright © 2021-2024  陕西省翻译协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4900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