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斯诺与中国抗战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74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4日 16:29:26
·安危·
海伦1931年8月抵达上海,1940年12月回国。
旅华近10年期间,海伦目睹了水旱灾荒、腐败政府和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苦痛;报道、支持并参与了中国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斗争。
- 作为诗人和作家的海伦·斯诺
海伦抵达中国一个月后,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完了!”
海伦和埃德加·斯诺一起,精选、翻译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左翼作家的短篇小说,并以《活的中国》为书名出版,告诉世人,“中国没有死!读着这些小说,你就会感到中国的脉搏依然在跳动!”
在日本大举侵犯华北的时候,海伦以满腔的热忱和焦急的心情,创作了她有名的长诗《古老的北平》,由冰心翻译发表,号召中国军民起来,保卫华北,保卫古老的北平!
海伦克服重重困难,于1937年1月在北平创办了以反对法西斯为宗旨的《民主》杂志,被称为“黑暗的地平线上倏忽一闪的雷电,” “它是中国出版的最重要的英文 期刊之一,获得巨大的、立竿见影的成功,攻占了中国的知识界”,号召人们反对日本侵略。
- 作为新闻记者的海伦·斯诺
她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现场采访了十九路军1932年的“一·二八”抗战,向外报道:“中国人反击了”!
1935年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震惊中外,海伦连续追踪报道这次爱国运动达6个月之久,在数以百计的中外记者中首屈一指。
1936年10月3日,海伦赴西安采访张学良将军,在伦敦《先驱日报》发表独家报道“宁可要红军,不要日本人,中国将军要团结”,透露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信息,提前70天预测到“西安事变”的发生。
“西安事变”发生后,海伦进行了一系列“正本清源”的新闻报道工作,有助于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年5月3日至9月12日,海伦在长达四个月的延安之行期间,多次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34位红军领袖,深入了解中共抗战的方针和策略,多次写信给北平的丈夫埃德加,建议他修改和删除《红星照耀中国》草稿中不利于蒋介石的部分章节和细节,以便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该书当年岁末出版后,对促成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作为反法西斯战士的海伦·斯诺
在中国人民抗日斗争中,海伦不仅是一个见证者,而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她和埃德加不仅把他们在北平盔甲厂13号的住宅,用作学生领袖们秘密集会的地方,还为“一二·九”游行“出谋划策”,帮助学生翻译、油印他们在游行中散发的宣言和标语口号。海伦跑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用照相机拍照的办法,保护学生不受军警的阻拦和殴打。她多次掩护被军警追捕的学生领袖,在他们的家里藏身。
面对被日军炸毁的中国工业和抗日军民生活物资的匮乏,她首先提出“工合”的主张,并为“工合”在国内、外筹集资金,推动了“工合”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及时、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014年12月10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