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听到来自西安的声音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76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1日 06:38:51
转载自9月30日西安日报
翻译人员为外国客人提供同声传译服务 (记者 杨力 摄)
9月30日是国际翻译日,今年,国际译联为翻译日确定的主题为“变化中的翻译职业”。从钢笔到打字机,再到语音识别工具;从索引卡到电子词典和知识高速公路;从纽伦堡审判中的首次现场同声传译,到如今的电话和视频远程同传……这些变化呈现给翻译行业更多机遇,也为翻译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如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已然将西安推到了向西开放的最前沿,让西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西安,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的作用和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提升翻译行业整体水平,使之适应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需求,就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与深思的话题。
“一带一路”推动翻译热 “专业范儿”受追捧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典礼上,跟随在习近平总书记身后,为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对话翻译的外交部高级翻译程一堃十分“抢镜”,这位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以其高大帅气的形象、从容不迫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博得了媒体和民众的瞩目。
与此同时,在刚刚闭幕的欧亚经济论坛上,当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嘉宾、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们汇聚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时,会场中有这么一类人也常常引起大家的注意——他们往往坐在场边不到两平方米的小“箱子”内,一面通过耳机收听主席台上发言者的讲话,一面对着话筒,将讲话内容实时准确、完整地翻译成其他语言,传递到每个参会者的耳机当中。
无论是服务于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部高级翻译,还是服务于欧亚论坛的同声传译人员,他们的职业在外人看来总显得有些神秘——作为行业的顶尖人才,他们以独有的“专业范儿”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媒体的追捧,同时也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翻译这个特殊的行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沟通不断广泛和深入,人们对语言支持的关注度上升,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赵红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丝路沿线国家和西安展开交流,政府和企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俄语是丝路中亚段国家和地区的通用语言,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俄语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外国语学校之一,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已有60余年的俄语教学历史,而最近几年报考俄语专业的学生更是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更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让世界关注来自西安的声音。”每当西安举办大型活动或国际性会议时,应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邀约,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团队就会为活动提供双语志愿者、陪同翻译和同声传译等语言服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语言,交流无从谈起。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达到‘民心相通’所需的基础和媒介。”
翻译≠传话筒 小语种及高端翻译人才稀缺
今年4月,由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显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语言服务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升温的态势,仅2012年至2013年,全国就新增18778家在营语言服务及相关企业,年均增幅高达25%。与此同时,有64%的翻译服务企业中译外业务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显著高于外译中,这一态势表明,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力度的加大,我国已经从对内译介西方文化与文明为主转为对外译介中国文化和文明为主,翻译在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过去的文化输入到如今的文化输出,中国已经逐渐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央,向全世界展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和风采,而这无疑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贺莺告诉记者,无论是从国家形象树立、文化宣传层面,还是在民间交流、商业行为当中,翻译者都不是一个单纯进行转换语言的“传话筒”,他们要承担的是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这不仅需要对两门语言的精准掌握,还需要对两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也引起了很多外国企业的兴趣,但在关于中药药理、产品名称、禁忌的翻译上,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统一的标准,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与国外相关法规背道而驰,将极大地影响中医药在全世界的推广。”一个好翻译,应当是兼具语言知识、专业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也正是目前翻译行业中最为稀缺的。
“除此之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一些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贺莺说,这还需要教育部门加大投入,有计划地培养各领域、各专业、各语种的翻译人才,凝聚好语言的力量,进而推动中国文化的持续对外传播。
行业良莠不齐 亟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多年从事翻译和外语教学工作的经历,让赵红养成了一个职业习惯——每次国际性的大型活动时,她习惯借机走一走、看一看,一方面,关注中国同俄语国家交流合作的相关度,搜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愿望,为不断完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寻求依据;另一方面,记录一些实际案例,反馈于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问题,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目前从事翻译的人员和翻译公司有不少,但翻译质量却良莠不齐。有的展板、宣传册上的蹩脚译文令人堪忧。”
谈及这个问题,陕西省翻译协会常务副主席马珂也深有同感,在他手中,记者看到一份我省从事翻译服务企业的粗略统计,在这份名单里,目前在我省工商部门注册的翻译公司有39家,但并非所有都有能力独立开展翻译业务。“当然也有一部分没有注册,但实际在从事相关业务的公司,总的来说,西安的翻译行业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企业规模上,也体现在从业人员水准和市场体系的规范程度上。”马珂表示,我国从2003年首次进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如今已全面推出英、法、日、俄、德、西、阿等7个语种一、二、三级口笔译考试及职业资格认证。这一认证作为国家翻译人才评价的统一、新型、社会化、科学化标准,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
“然而目前西安乃至全国的翻译市场,却都面临着‘有认证,无准入’的尴尬局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准入制度,且没有统一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翻译公司往往重价格、轻质量,以不断压低价格的方式获取订单,采用没有相关资质的翻译人员,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翻译质量的下降。“过分低廉的报酬不仅扰乱了市场,还会打击人才的积极性,降低行业吸引力,低质量的翻译作品会对西安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马珂说,要改变这一现状,亟须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机制,实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翻译行业管理三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有机结合,促使翻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多元发展 构建现代语言服务产业体系
在采访中,“语言服务产业”是贺莺反复向记者提及的一个概念。她表示,这一概念已经超越了人们对于翻译的传统认知,称呼的变革带来的是分工的细化和附加值的提升,翻译不再是一人、一笔、一台电脑的独立劳动,而是逐渐转化为译员、技术人员、机器软件的“协同作战”。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现代翻译产业变化革新,例如对国际性文件的多人协同翻译,就需要借助专业软件保证术语的一致性,同时大幅度提升翻译效率。”此外,在现代语言服务产业体系当中,人员分工更加细致,除了语言文字翻译工作之外,术语专家、行业专家、排版、网络测试、软件测试甚至创新设计人才的加入,都为翻译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在准确、专业的文字翻译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更好的产品,是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这一趋势将推动翻译市场走向成熟和完善,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翻译事业,也为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专业化和多元化,是翻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也在逐渐朝着这一方向靠拢。”贺莺说,目前西安已有多所院校开设翻译专业,一方面在办学特色上各有所长,如突出知识产权、医药、法律、石油等专业领域翻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正在筹划建立翻译人才培养联盟,通过师资、实习实践基地等资源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以期储备一批语言技术过硬、具有不同领域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翻译人才,为西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