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29-87815713
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安危主席接受记者采访谈电影【黄石的孩子】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510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5日 12:25:19

这个“孩子”也是黄石的?
■《黄石的孩子》原著小说中文版抢先影片面市■责编称为发行考虑才与电影同名

  电影中何克生活在黄石,小说中他生活在双石铺。(资料图片)

  看过热门影片《黄石的孩子》,你也许会被影片讲述的故事所感动,但你更有必要知道,电影中的故事来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它就发生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并非影片所讲述的湖北黄石。现实中“双石的孩子”被改成电影里“黄石的孩子”,不过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

  无独有偶,《黄石的孩子》原著小说中文版也抢在电影公映之前出版了。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这部完全忠于历史的小说,其书名也像电影那样,与史实产生了一字之差。对此,该书责编俞自强昨天下午解释说,因为考虑到发行,小说就与电影同名了,但书的内容却完全没有电影中的那种错误,故事的发生地还是凤县双石铺。

  为搭电影“顺风车”

  小说取名将错就错

  早在上个月,电影《黄石的孩子》就因一众大腕的加盟演出而未映先红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瞅准这一绝佳的时机,抢在电影公映前出版了同名小说《黄石的孩子》。小说作者詹姆斯·迈克马努斯是一名英国记者,他在书里详尽地描写了乔治·霍格(即乔治·何克)在陕西凤县双石铺镇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么说来,出版社非常清楚,所谓“黄石的孩子”其实就是“双石的孩子”,那为什么还要将错就错、以讹传讹呢?

  俞自强坦言,电影里提到黄石是个误会,也绝非湖北黄石,应当是电影编剧在创作剧本时,因为英文发音的关系,将“shuang”误作了“huang”。詹姆斯·迈克马努斯的英文原著名叫《Ocean Devil:The Life and Legend of George Hogg》(该书已于今年3月在英国出版),直译过来就是《洋鬼子:乔治·霍格的生活与传奇》。但在决定中文版书名时,出版社沿用了更为普通读者所熟悉的“黄石的孩子”。出版社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考虑发行,另一方面也是迫于电影《黄石的孩子》已经叫得很响的“压力”。“电影《黄石的孩子》前期宣传声势很大,中国观众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大家都知道‘黄石’而不知道‘双石’。如果我们按《双石的孩子》来给小说取名,读者可能会一头雾水,这会影响到新书的发行。”

  俞自强还表示:“当时电影还没有上映,故事情节也没有透露。电影首映之后我们才知道影片的故事内容也存在误会,将故事的发生地变成了湖北黄石。但小说里完全没有这样的错误,读者只要将全书读完自然就明白一切了。我们将来再版的时候,会在书内加段注解说明情况。”他还强调,中文版小说改变了英文原著的书名,但历史却不会因此而褪色,我们会去了解并记住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地方。

  寻找舅舅当年的足迹

  何克外甥曾来西安寻访

  1991年,乔治·何克的外甥不远万里来到西安,一是旅游,二是来看看八路军办事处,寻找舅舅当年的足迹。“那一年何克的外甥有40多岁,我亲自接待了他。他在西安停留的两天时间里,我们聊到了很多何克当年的事情,对那段历史和舅舅的经历,何克家族的后人们都十分清楚。”昨天下午,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安危告诉记者。

  安危曾翻译过斯诺夫妇的多本著作,在一本《中国为民主奠基》的书中,第一章第一句话就写到了宝鸡:“1938年8月,中国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小事件:中国工业合作社的第一个组织,在一个遥远的内地村庄宝鸡建立起来了。”安危告诉记者:“这段话说的就是当年‘工合’组织在中国成立第一个办事机构的事情。后来西北‘工合’总部搬到了凤县双石铺,生产民用、军需用品支持抗战,还建成了培黎学校,校长就是乔治·何克。”在斯诺夫妇的笔下,专门有一个章节来描述乔治·何克在中国的生活。

  安危认为,出现“黄石”之误,可能是编剧在拼写“shuang”(双)时不小心把一个字母s去掉了,变成了“huang”(黄),但历史题材的电影应当重视历史、忠于历史,这也是编剧的责任。              记者 职茵

Copyright © 2021-2024  陕西省翻译协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4900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