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29-87815713
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中美人民友谊的桥梁—斯诺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83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3日 09:17:56

---简评《斯诺》评传
梁志群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堪称本世纪世界新闻史上的传奇人物。尽管斯诺的足迹遍及欧亚非,观其一生,其最重要的新闻活动与新闻成就,是同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对于这样一位深刻影响过中国革命的新闻巨擘,在国内却一直找不到一本中国人撰写的斯诺传记,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在斯诺采访陕北苏区60周年之际,第一本中国学者撰写的斯诺评传出版面世,这部评传的作者尹均生教授和安危先生,都是中国长期从事斯诺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他们在北京、武汉、西安和上海,曾多次主持或参与埃德加.斯诺及其前妻海伦.斯诺的研究活动。其中安危先生还数度远涉重洋,赴美访问海伦.斯诺,发现大量关于埃德加.斯诺与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姚莘农、林语堂等人交往的重要史料。该书无疑是两位斯诺专家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斯诺》评传分“人物评传”、“作品选编”及“生平年表及著作”三大部分。“人物评传”主要以斯诺的新闻活动为主线,以其对历史发生重大影响的著述为重点,对斯诺的生平、家庭、思想经历、作品以及他对新闻学、社会学、报告文学、中美关系、国际形势判断等方面的贡献,进行了全面公正,实事求是地评述,对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对斯诺的研究、评论的成果也适当引述。其中有些资料尚属首次披露。
    (一)还原历史,再现真实,是评传作者的写作初衷。从斯诺1928年初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到1941年因报道“皖南事变”而被迫离开中国,斯诺把他一生最具有活力和成就的新闻足迹留在了中国,而这段时期也正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风云变幻、多灾多难的年代,军阀混战,外族入侵,真挚  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斯诺从密西西比一个充满幻想,喜爱冒险的普通青年,成长为横跨欧亚、远见卓识的一位世界性记者,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斯诺选择了中国,而中国成就了斯诺。因此,本书的重头戏是斯诺在中国的经历与活动,尤其是他冲破封锁、不畏艰难的中国西北之行,以及那部著名的、至今仍灼灼生辉的《红星照耀中国》的成书经过。然而,斯诺的声誉绝不限于中国,他几乎经历和报道了那个时代欧亚非所有的重大事件,结识和采访了各个国家的、各种政治力量的领袖人物。因而,把一个出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67年后病逝于瑞士他乡,毕生足迹遍布世界的完整无缺的斯诺如实还原给读者,便成为本书作者最基本的写作冲动。
    (二)旁征博引,述评结合,是本书作者的特有笔法。对于斯诺这样一位跨越了国界、民族、党派、意识形态,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的新闻记者,来自东西方各个时期的介绍与评价无疑是纷繁而复杂的。作者一方面多方搜求、详尽占有斯诺的作品、生平史料及各种研究材料,比较鉴别、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并适当引用入传,既丰富与充实了斯诺的整体形象,也将斯诺思想与精神的研究探索导向深入。另一方面,作者不拘泥于陈词旧说,不囿于一孔之见,在客观叙述斯诺生平事迹的同时,对斯诺的是非曲直,疑难悬问,深究细剖,充分体现出本书史论并重、述评结合的评传特色。
    (三)微言大义,平中见奇,是本书作者的独到追求。斯诺无疑是举世公认、闻名中外的新闻巨擘,但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尘世凡人,追根溯源,在描述斯诺成长的历程时,作者丝毫不避讳他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美国青年,少儿时代也并无聪颖过人之处。这种客观平实的写法,显然只会增加读者对斯诺、对传记的信任度,并且对众多的青少年读者起到明显的启发和鼓励作用。另外,作者在整个评传中,用语质朴凝练,议论浅近透彻,不溢美、不造作,用平凡精神的语言陶土,塑造出一个充满哲理,蕴含丰厚的巨人形象。
    当然,由于篇幅所限,该书作者对斯诺生平事迹的勾勒只能是粗线条的,对斯诺思想与精神的揭示,也只能是点到即止,这也正是本书两作者一再表示,一旦机会与条件成熟,便要着手《斯诺》全传写作的原因。

Copyright © 2021-2024  陕西省翻译协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4900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