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传播:推动文学“走出去”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69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8日 09:32:04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0年08月13日00:00 王 杨
“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外国人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想深入地了解中国,一个标志就是大量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任务也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繁重。”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这样概括中国文学对外翻译的当下背景。文学译介和交流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这在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以及国外汉学家、翻译家之中已经成为共识。在日前刚刚结束的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十三个国家的汉学家和翻译家带来了中国文学在不同国家的译介和传播现状,以自己的翻译实践和经验为中国文学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亮相世界建言献策。
中国文学译介之路并不平坦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代文学已有一千余部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外,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大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和海外华文作家以中文创作的文学作品)被陆续翻译介绍到海外,被译介的作家在二百三十位以上。这些成果凝聚了中外翻译家长时间艰苦寂寞的点滴付出,但相较于中国文学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又显得远远不够。千余部作品也折射着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之路的不平坦。
翻译并非简单的字对字的转换,而是以所生活的社会为背景的跨文化交流,因此文学译介从翻译到出版各个流程都难免会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惑。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中文作品的文体内容和表达方式与译介国读者的社会习惯和审美要求不太符合,除了少数极受欢迎作家的作品外,很难出现畅销书或长销书,这让国外翻译家和推介者很伤脑筋。但若按照译介国读者的习惯加以改写,则要冒戕害原文独特风貌和作者深层思考的风险,韩国翻译家金泰成称之为“自残行为”,这未必会在读者心中树立中国文学的良好形象,甚至有可能造成市场的消极反应,带来中文译介的恶性循环。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当代社会现状和人们精神世界的不了解所带来的“误读”也可归结到大范围的文化差异中,并可能形成另一种恶性循环。有些西方出版商、媒体甚至学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印象还停留于停滞封闭的乡村、政治迫害或扭曲性爱。在推介作品时因对刺激主题猎奇而忽略了读者对文学欣赏的共识,或者把中国文学简单地归结为某一流派,低估了国外读者的鉴赏水平,导致读者对作品的失望,而这在无形中又加深了国外读者对当代中国的隔膜。
在海外推广中国文学的另一阻碍来自出版商和市场。对于很多欧美出版社来说,面对一部编辑不了解也读不懂原文的中文翻译作品,考虑到读者圈子和出版利润,常常因缺乏安全感而不愿冒险。在很多英语国家,中文翻译作品成为冷门的部分原因是英语读者对翻译作品有着普遍反感。就市场份额而言,英译中国文学作品落后于华裔作家直接用英语写的关于中国的书籍。美国翻译家白睿文谈到推介中文翻译作品的市场经验时提供了几个数字:2009年,全美只出版了八本中国小说,仅占美国外国文学出版总数的4%。这与美国读者阅读观念和出版商的出版观念有关,“美国人不看翻译小说,一般美国出版社出版译作甚至都不会加上译者的名字”。白睿文认为,虽然从大多数人的阅读经验来看,作品的好坏远远比是否是翻译作品更为重要,但这毕竟反映了市场规则,令人担心的仍然是由于出版方不重视翻译小说,导致读者对中国文学的了解面越来越狭小。
除了文化差异、出版市场的现实制约等原因,中国文学译介还面临翻译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对外推广机制与国际接轨等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内从事对外文学译介工作的人才难寻,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主要靠大批国外汉学家和翻译家推动,其中多数人是兼职。另外,在国内习惯单打独斗的中国作家缺乏经纪人,特别是海外版权的代理人。中国乃至亚洲国家进入版权交易领域较晚,要打进欧美市场需要一个被认知的过程,在宣传推广方面,除了媒体推介,经纪人是最好的“媒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吴伟表示,版权交易涉及许多繁琐的行政事务,面对陌生而广大的海外市场,作家真的需要专业代理人。
集国家与民间之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中国文学在当今时代蓄势待发走向世界的前景是不可否认的。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也使文学世界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更多的外国读者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学,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机会和因素;中国作家也以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写作丰富了世界文学,优秀文学作品中对人类共同情感和心理的描写,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痛苦与欢乐的表现,以及作品所呈现出的想象力和爆发力,能够真正打动不同国家读者的心,一些作品成功译介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几年来,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中文翻译作品在国际大型出版社翻译困难的局面有了转机。最近,诸如Penguin、Harper Collins、 Random House等一些大出版机构纷纷在中国投资,鲁迅、钱钟书、张爱玲等人的作品以及《狼图腾》等作品在上述出版社已经出版,这向中国作家传递了一个令人鼓舞的信息,也许通过努力,国际知名出版社能够将中国文学作品推向国外英语文学界,甚至打入主流。
要抓住机会加快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并非一日之功,单靠翻译家们的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它需要细水长流,将各环节的基础工作做扎实;需要国家对于文学对外译介项目的支持;需要译者、出版商、媒体、批评家共同不懈的努力。
在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国外汉学家、翻译家和中国作家、对外文学译介工作者的共同态度是,对外文学翻译需要国家的支持,对于翻译译介的鼓励、制度的建立、资金的提供、交流活动的推广、新人新作的推荐等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力量的投入和协调。法国、日本、荷兰等国的文学译介都有政府相关项目的支持,具体做法值得借鉴。目前中国也加大了对文学译介的关注和投入,相关项目已经建立并开展。记者了解到,中国作家协会开展的与对外文学译介相关的工作已有三项。一是中国作家百部精品工程,由中国作协组织推荐作品,如果国内外翻译家有兴趣,可以补助翻译出版费用。二是国家图书推广计划的工程,中国作协也接受汉学家、翻译家的申请。三是互译出版,中国作协与某个国家或当地文学组织相互出版文学作品,具体作品由双方商议决定,方式是各负其责。除此之外,中国译协、外文出版社等单位也在为中国文学译介做着种种努力。上述工作若能真正开展,相信对中国文学迈向世界是一个很好的助推。
如果说国家支持是文学对外翻译的基础,那么民间力量的集结和资源共享则为中国文学“输出”打开更广阔的渠道。特别是翻译力量方面,中外翻译家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民间翻译力量的兴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罗福林就注意到近年国外有一批新生翻译力量出现。这些人大都是中国文学爱好者,一般是英语国家大学或研究院近年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人有英文写作才华。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迅速发展,他们的中文水平都比较高,其中也有几个核心人物多年在华居住。他们通过网络便利,比较快地形成了几个翻译圈子,比较著名的有Paper Republic(纸上共和国)等。他们与出版界经纪人、出版商有联络,用网站交流意见,甚至讨论成立公司或用其他平台把翻译事业固定下来。这些人在语言、文化知识和职业方面没有以往那么大障碍,可以期待他们在未来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方面开辟崭新的篇章。据了解,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国立大学合作的中文翻译网站“译道”正在建设之中,该网站专为翻译提供所有中国古代到现代文学作品的作者介绍、译者介绍、翻译时间等信息,可以中英文进行查询,建成之后会为文学对外翻译提供很多便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作者和作品数量大幅增长,作品种类和风格也日趋多样,作品的选择、翻译的评价、译者与作者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呼唤着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少国外汉学家和翻译家都希望中国相关机构能及时将当代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品,包括文学意义上和真实反映中国当代社会风貌的优秀作品推荐出来;希望加强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类的翻译推广;希望作家与翻译者之间建立便捷通道,直接对话,减少繁琐的中转过程,建立作者与翻译者之间的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中外翻译者加强合作,取长补短,提高翻译水平和效率。提倡翻译专业化,特别是建立完整有效的翻译评判体系和批评机制,以改进译本为目的,形成良性循环。
(原载2010年8月13日《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