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改“黄石”,不是翻译的错!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70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3日 20:25:53
— 电影《黄石的孩子》引争议三年后揭密
浩 乾
三年前,一部由中、澳、德三国联合拍摄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黄石的孩子》,在湖北黄石市举行了全球首映式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被国内媒体炒得火热,轰动一时,争议四起。影片讲述了英国青年记者乔治·霍格深入中国抗战前线,帮助一名澳大利亚护士带领60多名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的孤儿,辗转至湖北黄石,然后又从黄石沿着丝绸之路,历经艰险转移到甘肃的故事。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人真事,但故事的发生地点,是在陕西省宝鸡市双石铺(今凤县),与湖北黄石没有一点儿关系。
抗战爆发后,在美国记者海伦·斯诺的倡导下,斯诺夫妇和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等一批中外人士,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继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合作运动”,两年之内,全国就兴建起了五万个生产合作社,及时、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军民的物质需要,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全国第一个工业合作社是在宝鸡成立的,宝鸡是工合西北总部所在地,路易·艾黎亲自坐镇,后来成为驰名中外的“工合城”。
乔治·何克(George Hogg)23岁毕业于牛津大学,1938年1月来到上海,后来以十二万分的热情,到了陕西双石铺,成了路易·艾黎的得力伙伴,先后担任“工合”的秘书兼视察员。为了给“工合”运动培养人才,他和艾黎创建了“双石铺培黎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踪和破坏,“双石铺培黎学校”后来西迁到甘肃山丹。何克以延安精神和八路军的思想作风管理学校,教育学生。
“黄石”的质疑
影片《孩子》是三个国家电影人联合摄制的,导演都是“大腕”,主演又都是影坛“巨星”,影片的取材又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历史故事,万众期待,评论如潮,完全在预料之中。首映式在湖北黄石举行的报道一发布,立刻激起了一片争议,最抢眼的一个争议是对“故事的发生地”产生质疑。许多读者、专家,尤其是凤县的领导通过媒体,抱怨电影摄制组把故事发生地搞错了!一时间,大有当年许多省市争抢“黄帝故里”的架势。很快地,从媒体透露出一些反应来。其一,承认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是文学创作;其二,“双石”变“黄石”,是因为译者翻译时把SHUANGSHI(双石)一词的第一字母S漏掉了,就变成了HUANGSHI(黄石)。这一解释,暂时平息了这场争论,凤县人只好偷偷地大骂“翻译混帐”了。
作为一名曾经搞过翻译的老人手,笔者一直不能苟同这一解释。首先,电影剧本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写的,英文文本里的“双石”,必定是SHUANGSHI无疑,而且,这个关键的地名,在剧本中出现,肯定相当频繁,怎么能把出现过多次的SHUANGSHI 一词中的第一个字母S都给统统忘掉了呢?连一个中国地名都不能正确译出的人,难道能胜任这个剧本的翻译吗?谁也不会相信!
笔者出于心理的不平和怀疑,曾仔细查阅过《孩子》在黄石首映后的各种报道,更增加了一份疑心。例如,“……辗转至湖北黄石,然后又从黄石沿着丝绸之路历经艰险转移到甘肃……在甘肃山丹,至今还有一块英国人乔治·霍格的石碑……”(摘自新华网武汉2008年4月1日记者廖君、韩冰的报道)显而易见,这里有意回避历史真实,绕开了陕西、宝鸡、双石铺。又如:“主持人经纬来了个现场大考验:现场说出五个城市的名字,这可难不倒咱们的大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一口气就说出了敦煌、兰州、上海、杭州还有黄石五个《黄石的孩子》的外景地。”这里,又是绕开了宝鸡、双石铺!稍微熟悉中国地理的人都会问:何克带着60多个孤儿,从湖北黄石到甘肃山丹,是从哪一条路走的啊?他们不会乘飞机越过潼关、秦岭,直接到达甘肃山丹的吧。这么躲躲闪闪,必定是“戏中有戏”!
京城闲聊透内情
去秋京城访友,闲聊之中,又提起了这部电影的名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研究会负责人说,当年那个摄制组也找过他们。“是咨询你们吗?”笔者问。他说:“不是,该剧组想要我们赞助30万元,片末鸣谢会有研究会的名字。我告诉他们,我们是民间团体,没有钱,爱莫能助啊”。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说,后来听说摄制组也去了有关的城市拉赞助,也去了宝鸡,宝鸡说没有钱赞助。后来,去了湖北,黄石市正想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就赞助了。
据说,摄制组对“双石”变“黄石”一事,事先做了精心的策划,也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首映后的争议,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所以,早就准备好了两条理由:一是“翻译掉了一个字母S”;二是电影毕竟是艺术,允许一定的虚构和艺术加工。观众再有意见,你们还能咋样?
古人云,一字千金。如今一个“黄”字,价值何止万万金啊!京城会友后,笔者总算明白了: “双石”改“黄石”,不是翻译的错。宝鸡人心明肚亮,当然不好公开散布不满。凤县感到憋屈,可以理解,但你不花钱,光喊叫有什么用?与其当初花巨资在县城搞人造景观,还不如花几十万好好保护和宣播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留给凤县的精神遗产!
期望变成了失望
电影《孩子》不仅汇聚了七获奥斯卡奖的金牌制片人阿瑟·科恩、“007”系列《明日帝国》大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好莱坞人气小生乔纳森·瑞斯·迈尔斯、好莱坞新生代女影星拉达·米切尔等国际著名电影人,而且更得到深受大家喜爱的国际巨星周润发和杨紫琼的鼎力加盟;电影内容又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 本应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首映式之后,影片获得的多是批评之声。大多数媒体和观众都觉得,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应该能拍得相当好看,但是整部影片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却相当零碎,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转换也比较突兀。整部影片几乎没有高潮,平铺直叙,没有太多的兴奋点。中国人没感动,外国人没看懂。
国外媒体记者对于影片也颇有微词。德国《明星周刊》和西班牙《世界报》的两位驻华记者均表示,《孩子》原型是很好的,但电影不够精彩。放映时,声音效果较差,又没有字幕,中文程度普通的西班牙帅哥一开始十几分钟完全没听懂台词。他觉得,乔治·何克的故事很好,但全片一直没有感动他的地方,“还可以拍得更精彩”。
德国《明星周刊》的驻华首席记者中文比较熟练。他评价影片情节有些不合情理,比如说何克在南京险被砍头的时候,周润发扮演的陈汉生怎么会带着队伍从天而降把他给救了,他就不太能理解。实际上,历史上没有这回事,这个情节纯属艺术创作。
黄石首映式虽然规模大、规格高、花钱多、造势猛,但现场却缺乏人们期望的激情和底气。国内外的导演、主要男女演员都没有出席,只有周润发一人到场支应。记者会没有大碗回答记者的问题,却成了周润发问、记者答。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笔者不是影评家,发表不了更多的见解,说明影片不成功的原因。但笔者有一颗正义的心,在这里只想说一句话:不尊重历史,心倾于金钱而不在艺术,恐怕是原因之一吧。
(作者邮箱:bridging@yaho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