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主席陆栋在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
所属分类:协会要闻 阅读次数:77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9日 17:27:07
我把参加这次会议当做一件幸事,因为省译协近年来的辛勤工作及其社会影响给我很深印象和启发,同时但是,让我汗颜的是我做的工作太少了。
今天,中国正经历五千年历史进程中的第三次社会大转型。鸦片战争之后,无数先贤、先烈、仁人志士都在梦想和追求强国之道。而今,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不仅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也隐含着陷阱和危机。这次大转型正“柳暗花明”般向世人展示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对于今天中国的形象和道路,国内外评论如潮,典型的有称之为“中国模式”,也有说 “中国威胁”,“中国背离”,不论如何,对中国的认识、了解并不依靠许许多多毫无学问与智慧的高头讲章,对于在很短时间里即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外人的认知和感悟,却是通过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不问收获,只知耕耘”的中国翻译家们。
真正的翻译家,是社会良知的一部分,是知识分子中佼佼者的群体,是如张载所提出的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境界与目标的一群人。中国翻译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对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传承。从法显、玄奘到严复、林纾、辜鸿铭再到不久前驾鹤西去的杨宪益先生,正是他们让中国人接触了人类文明中最为高古的伟大心灵,也让世界认识了泱泱华夏文明。一部中西文化交流史,其实也可以称之为一部翻译家的耕耘史、奋斗史。
作为翻译工作者组织的译协,对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默默无闻,甘于清贫,为中外文化交流构筑了一座座无形的桥梁,其中不乏丰碑式的标志。陕西译协凭借对斯诺及其家族的眷顾,凭借对中俄文化年的敏锐和执着,让人们看到了陕西译协独特的感召力和软实力。
通过近几年的接触,我感到陕西译协有许多不凡处,一是把握时代的敏锐性,二是甘于奉献的执着,三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自觉与觉人,四是对人类文化关怀的求索。这些特点正是我们译协值得总结、值得弘扬的地方。
作为译协的一员,我也想对译协的发展提一些工作总结建议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希望进一步加强在全球化视野下对文化交流意义的认识。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一个取得经济互补、促进社会发展的问题,更应视为一个关乎民族、国家的身份、文化形象和文化安全的问题,关乎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甚至有无原创力的大问题。因此有人说,作为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翻译工作及其组织翻译协会,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起着桥梁作用,还可以说是一种经济武器、政治武器、文化武器。明此道理才能将翻译工作做好,才能成为真正的翻译家,而不至沦为翻译匠。
二、要有对组织一支有水平、有分量、有追求的翻译队伍的紧迫性的认识。进入21世纪的中国,加入WTO后的中国,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中国必须积极融合进国际大家庭才有出路,才有未来。为此,中国要有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各种人力资源,需要一大批接受中西文明文化熏陶、以中西文化沟通与交流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和翻译行业组织。应该有系统、有策略、有远见地培养一批像杨宪益先生那样的翻译家。译协是否要警惕当下文明精神缺失流行病对自己的影响和濡化,从而有意识地突出人文关怀,改变“只注意工具理性而不注意沟通理性,只注意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矛盾和冲突,而不了解现代人类社会正从霸权走向对话和和谐”(杜维明)这一状况。这似乎有点高不可攀,有点苛刻,但我们需要这样要求,这是时代使命赋予我们应当有的自觉性。
三、译协要有大影响,要更多地走向外部世界,还需要重视自身建设。
1、提高对民族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把握。这是当今国门洞开、西潮涌入之际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文化差异是翻译活动中无法绕开的问题。翻译工作者只有具备了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后,才会以新的角度来对待自己习以为常的民族文化和习俗,这样才能贴切的、有效的进行翻译,甚至“再创造”。这方面有太多的事例,同志们比我体会更深。
2、加深对民族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把握。这是做好翻译工作、提供上乘翻译产品的重要前提,也是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必要条件。为此,翻译工作者应该学习民族文化传统中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套用《大学》的说法,我们今天的翻译工作是否应当遵循古人留给我们极高明的三个追求目标,即做到翻译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翻译的境界应该使人文精神发扬光大,至于极致。翻译的目的在于使人智开启、开明,使社会进化日新。翻译工作的根本任务同样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目的。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乏善可陈。中国向西方输出的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器物文化,引进的则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宪政等价值观念。今天,正在崛起的中国仍基本如此,这与泱泱大国的身份极为不符。中国至今没有拿得出得到世界认同的价值观。从文化结构学的角度看,有人说,一流国家书输出理念和价值观,二流国家输出技术与规则,三流国家则输出产品与劳力。想想看,不论是何层次,对我们而言,翻译工作都有回避不了的责任。
3、译协的朋友们不仅要将外国文明真实的介绍到国内,以助民智的开启和心胸的开放,同时也要将国内生活的真实状况介绍给国外。有人形象地比喻:“能犁过来还要能犁过去”。翻译界的总趋势是介绍外部世界的多,不论数量质量皆佳,是承接了鸦片战争后国人的忧愤传统,然而,介绍、推荐自己则难以恭维。不仅如此,还令人产生隔膜和误会。原因是,一,不了解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的不同,二,是某些翻译者的心浮气躁,浅尝辄止,急功近利和功底不深。翻译家应该是知己知彼的大家。
即将过去的牛年,朋友们辛勤耕耘,可喜可贺。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祝各位虎虎生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下一篇:孙天义名誉主席的讲话